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21
作者
徐小宁
陈郁
张树深
张芸
宋国宝
机构
[1] 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水泥; 复合硅酸盐水泥; 环境影响;
D O I
10.13671/j.hjkxxb.2013.09.013
中图分类号
TQ172.1 [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05 ; 080502 ;
摘要
掺加大量工业废渣的复合硅酸盐水泥其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利用Gabi4.4软件,对复合硅酸盐水泥进行生命周期评价,比较分析生命周期各生产阶段中的非生物资源耗竭、全球变暖潜值、酸化效应、富营养化、人体毒性及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力等主要环境影响类型.结果表明,全球变暖潜值是复合硅酸盐水泥环境影响的主要类型,占总环境影响值的71%.环境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全球变暖潜值、酸化效应、非生物资源耗竭、人体毒性、富营养化和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力.煅烧阶段的环境影响是最严重的,占整个生命周期影响值的68%.各生产阶段环境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煅烧阶段、水泥粉磨、运输阶段、生料制备和原料开采阶段.煅烧阶段的全球变暖潜值、非生物资源耗竭和酸化效应的影响值为水泥生产各阶段最高值;粉磨阶段相比其他阶段具有最高的人体毒性和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力影响值;运输阶段产生了最高的富营养化污染值.本文对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研究,为中国水泥生命周期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基础数据,同时为推动水泥行业和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632 / 26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不确定度和敏感度分析的LCA数据质量评估与控制方法 [J].
黄娜 ;
王洪涛 ;
范辞冬 ;
周杉财 ;
侯萍 ;
杨洁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6) :1529-1536
[2]   不同混合材掺量配比对复合水泥实际性能的影响 [J].
曹晓非 ;
徐觉慧 ;
李和平 ;
宋余忠 .
中国建材科技, 2012, 21 (02) :37-42
[3]   高炉渣资源化生产绿色建材的环境效益评估——基于生命周期的视角 [J].
宋小龙 ;
杨建新 ;
刘晶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4) :51-55
[4]   中国水泥生产工艺的生命周期对比分析及建议 [J].
姜睿 ;
王洪涛 ;
张浩 ;
陈雪雪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11) :2361-2368
[5]   中国生命周期参考数据库的建立方法与基础模型 [J].
刘夏璐 ;
王洪涛 ;
陈建 ;
何琴 ;
张浩 ;
姜睿 ;
陈雪雪 ;
侯萍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10) :2136-2144
[6]   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的探讨 [J].
农有硕 .
科学之友, 2010, (16) :18-19
[7]   水泥企业能效对标指南综述 [J].
曾学敏 ;
俞为民 ;
胡芝娟 ;
陶从喜 ;
刘继开 ;
柴星腾 ;
刘瑞芝 ;
沈序辉 ;
狄东仁 .
水泥, 2009, (06) :1-9
[8]   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状况研究 [J].
张楠 ;
郭丽娟 .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5 (02) :129-131
[9]   新型干法水泥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J].
董世根 ;
李小冬 ;
张智慧 .
环境保护, 2008, (10) :39-42
[10]   水泥的生命周期评价 [J].
韩仲琦 .
水泥技术, 2006, (02)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