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流型人工湿地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强度研究

被引:40
作者
黄娟
王世和
鄢璐
刘洋
王峰
机构
[1] 东南大学市政工程系
关键词
潜流; 人工湿地; 硝化/反硝化作用强度;
D O I
10.13227/j.hjkx.2007.09.023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芦苇、美人蕉、空白潜流型人工湿地中硝化、反硝化作用强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潜流型湿地硝化作用强度受温度影响显著,且与总氮、氨氮去除率显著相关.各湿地硝化、反硝化作用强度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分层现象,湿地表层高于深层.芦苇湿地表层硝化作用强度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变化趋势;深层则沿程递减;反硝化作用强度沿程变化不明显.垂直流湿地平均硝化作用强度高于水平流湿地;有植物湿地高于空白湿地;芦苇湿地高于美人蕉湿地.植物根系分泌物直接影响硝化作用强度,根际硝化作用强度由根面至非根区递减.潜流湿地具有较强的反硝化潜力,反硝化作用强度明显高于硝化作用强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965 / 19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册.[M].许光辉;郑洪元 主编.农业出版社.1986,
  • [2] Nitrogen processing gradients in subsurface-flow treatment wetlands - influence of wastewater characteristics
    Tanner, CC
    Kadlec, RH
    Gibbs, MM
    Sukias, JPS
    Nguyen, ML
    [J].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2, 18 (04) : 499 - 520
  • [3] Effects of macrophytes and external carbon sources on nitrate removal from groundwater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Lin, YF
    Jing, SR
    Wang, TW
    Lee, DY
    [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2, 119 (03) : 413 - 420
  • [4] 人工湿地氮转化与氧关系研究
    何连生
    刘鸿亮
    席北斗
    朱迎波
    魏自民
    霍守亮
    [J]. 环境科学, 2006, (06) : 1083 - 1087
  • [5]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基质微生物类群及酶活性的空间分布
    梁威
    吴振斌
    周巧红
    詹发萃
    邓家齐
    [J]. 云南环境科学, 2002, (01) : 5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