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麻黄汤不同配伍对大鼠发汗作用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
刘国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系中药新药研究实验室
刘国清
罗佳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系中药新药研究实验室
罗佳波
机构
:
[1]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系中药新药研究实验室
来源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2005年
/ 05期
关键词
:
麻黄汤;
配伍规律;
发汗;
汗腺;
空泡;
D O I
:
10.19378/j.issn.1003-9783.2005.05.002
中图分类号
: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目的研究麻黄汤不同配伍对大鼠的发汗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以大鼠腋窝部皮肤汗腺的空泡发生百分率作为评价发汗强度的指标,观察麻黄汤不同配伍给药后30 min对大鼠的发汗作用。结果麻黄+桂枝组发汗作用最强,含麻黄的各配伍组其发汗作用均强于不含麻黄的配伍组;配伍桂枝后发汗作用增强;配伍杏仁后各配伍组的发汗作用没有明显变化;配伍甘草后发汗作用减弱。结论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在麻黄汤中分别起到君臣佐使的作用,深刻体现了组方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318 / 3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现代皮肤组织病理学.[M].高天文;孙建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中药药理实验方法.[M].陈奇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3]
麻黄汤致大鼠足趾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超微结构研究
[J].
蒋灵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蒋灵芝
;
苗维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苗维纳
;
沈映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沈映君
.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2,
(02)
:122
-127
[4]
麻黄汤配伍规律的实验研究
[J].
马艳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级方剂专业
马艳春
;
肖洪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级方剂专业
肖洪彬
;
郑春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级方剂专业
郑春英
;
毕明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级方剂专业
毕明刚
;
马伯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级方剂专业
马伯艳
;
张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级方剂专业
张鹏
;
姚凤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级方剂专业
姚凤云
.
中医药研究,
2002,
(02)
:36
-36
←
1
→
共 4 条
[1]
现代皮肤组织病理学.[M].高天文;孙建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中药药理实验方法.[M].陈奇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3]
麻黄汤致大鼠足趾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超微结构研究
[J].
蒋灵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蒋灵芝
;
苗维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苗维纳
;
沈映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沈映君
.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2,
(02)
:122
-127
[4]
麻黄汤配伍规律的实验研究
[J].
马艳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级方剂专业
马艳春
;
肖洪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级方剂专业
肖洪彬
;
郑春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级方剂专业
郑春英
;
毕明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级方剂专业
毕明刚
;
马伯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级方剂专业
马伯艳
;
张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级方剂专业
张鹏
;
姚凤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级方剂专业
姚凤云
.
中医药研究,
2002,
(02)
:36
-3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