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在小鼠体内发育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3
作者
何毅勋
彭辛午
机构
[1] 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寄生虫病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世界卫生组织疟疾、血吸虫病及丝虫病合作中心
关键词
Schistosoma japonicum; Schistosomula; Tegument; Post-cercarial development;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日本血吸虫童虫在移行和发育过程中体形发生了明显的演变,并形成了口吸盘和排泄孔,同时也伴随着许多细微结构的改变。这些改变包括:体褶和体嵴数量及高度的增加、体棘数目和位置的改变、感觉器数量和分布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日本血吸虫尾蚴的组织化学及扫描电镜观察 [J].
何毅勋 ;
郁琪芳 ;
夏明仪 .
动物学报, 1985, (01) :6-11+101
[2]   日本血吸虫发育的组织化学研究 [J].
何毅勋 ;
杨惠中 .
动物学研究, 1980, (04) :453-463+573
[3]   日本血吸虫发育的生理学研究 [J].
何毅勋 ;
杨惠中 .
动物学报, 1980, (01) :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