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中坳陷青东凹陷古近系沙三下亚段构造-古地貌对沉积的控制

被引:23
作者
李桂范 [1 ]
李建平 [2 ]
王根照 [2 ]
程建春 [2 ]
宫诲婕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关键词
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 构造-古地貌; 古近系; 青东凹陷; 渤中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地震、测井及录井资料,采用回剥技术及断失量的趋势分析方法,恢复了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沉积时期青东凹陷的构造-古地貌,并阐明了构造-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受郯庐断裂及其派生断裂的控制,沙三下亚段沉积时期青东凹陷呈现整体沉陷,为一东断西超的箕状断陷。凹中发育3个近东西向的次隆,将青东凹陷分隔为4个次洼,由南至北,次洼的规模逐渐扩大。受构造-古地貌的控制,沙三下亚段青东凹陷的东部发育扇三角洲,西部和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主体发育部位明显受次洼的控制。由于凹陷规模小,物源供应充分,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的砂质沉积不同程度超覆于次隆之上,次隆地带水浅浪强,形成规模不等的砂质滩坝。发育于东部断坡带的三角洲砂体,发育于西部缓坡带的辫状河三角洲砂体,以及发育于次隆地带的砂质滩坝砂体均具有较好的储集条件和较好的圈闭背景,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425 / 4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郯庐断裂对青东凹陷古近纪沉积体系的控制 [J].
李春荣 ;
辛仁臣 ;
李建平 ;
刘豪 .
新疆石油地质, 2008, (02) :209-213
[2]   车排子地区构造-古地貌特征及其控砂机制 [J].
邢凤存 ;
陆永潮 ;
刘传虎 ;
向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01) :78-83+106
[3]   冀东南堡凹陷古近系东营组构造对扇三角洲的控制作用 [J].
刘延莉 ;
邱春光 ;
邓宏文 ;
李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01) :95-101
[4]   渤海湾盆地边缘凹陷的构造意义 [J].
张树林 ;
费琪 ;
叶加仁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5) :409-413
[5]   南海北部陆坡古地貌特征与13.8Ma以来珠江深水扇 [J].
柳保军 ;
袁立忠 ;
申俊 ;
连世勇 ;
何敏 ;
庞雄 ;
舒誉 ;
彭大钧 .
沉积学报, 2006, (04) :476-482
[6]   渤海湾盆地东营、沾化凹陷早第三纪同沉积断裂作用对沉积充填的控制 [J].
林畅松 ;
郑和荣 ;
任建业 ;
刘景彦 ;
邱以刚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1) :1025-1036
[7]   古地貌对陆相裂谷盆地层序充填特征的控制——以渤中凹陷西斜坡区下第三系为例 [J].
邓宏文 ;
王红亮 ;
王敦则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4) :293-296+303
[8]   郯庐断裂带新构造运动对渤海东部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J].
邓运华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 (05) :2-6
[9]   青东凹陷油气资源潜力 [J].
俞家声 ;
王普伟 ;
林玉祥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1) :5-8+5
[10]  
Control of normal fault interaction on the distribution of major Neogene sedimentary depocenters,Lake Tanganyika,East African rif[t J]. Lezzar K E,Tiercelin J J.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