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植物红砂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19
作者
马剑英 [1 ]
陈发虎 [2 ]
夏敦胜 [1 ]
金明 [2 ]
赵晖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关键词
碳同位素组成; 红砂; 空间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6 [植物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以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中国境内红砂主要分布区内21个自然种群407个植株的稳定碳同位素(1δ3C)值,同时测定了不同种群内土壤含水量、可溶性盐分含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等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分析不同自然种群红砂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值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红砂稳定碳同位素值变化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从总体上看红砂1δ3C值空间分布的整体趋势不明显,其1δ3C值与经、纬度和海拔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但当比较来自于同一气候区两个不同红砂种群时,其叶片1δ3C平均值有明显的自东向西、自北向南显著增加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是控制红砂1δ3C值在小的空间范围内变化的主导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947 / 9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用树轮δ13C重建1685年以来的大气CO2浓度变化趋势
    赵兴云
    王建
    钱君龙
    [J]. 第四纪研究, 2005, (05) : 545 - 551
  • [2] 青藏高原腹地植物碳同位素组成对环境条件的响应
    王谋
    李勇
    黄润秋
    李亚林
    张玉修
    [J]. 山地学报, 2005, (03) : 274 - 279
  • [3] 河西走廊中部沙漠植物δC值的特点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
    苏培玺
    陈怀顺
    李启森
    [J]. 冰川冻土, 2003, (05) : 597 - 602
  • [4] 稳定碳同位素在第四纪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王国安
    [J]. 第四纪研究, 2003, (05) : 471 - 484
  • [5] 贵州山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碳同位素组成与有机碳同位素效应
    朴河春
    朱建明
    余登利
    冉景丞
    [J]. 第四纪研究, 2003, (05) : 546 - 556
  • [6] 青藏高原现生禾本科植物的δ13C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旺罗
    吕厚远
    吴乃琴
    吴海斌
    刘东生
    [J]. 第四纪研究, 2003, (05) : 573 - 580
  • [7] 中国北方黄土区C-3草本植物碳同位素组成研究
    王国安
    韩家懋
    刘东生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6) : 550 - 556
  • [8] 马先蒿属(Pedicularis L.)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冯虎元
    安黎哲
    陈拓
    徐世健
    强维亚
    刘光
    王勋陵
    [J]. 冰川冻土, 2003, (01) : 88 - 93
  • [9] 阜康典型荒漠C3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值的环境分析
    陈拓
    马健
    冯虎元
    何元庆
    徐世健
    强维亚
    安黎哲
    [J]. 干旱区地理, 2002, (04) : 342 - 345
  • [10] 新疆乌鲁木齐河上游植物叶片δ13空间分异的环境分析
    徐世健
    陈拓
    冯虎元
    安黎哲
    强维亚
    王勋陵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2, (06) : 59 -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