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不同层次叶片对产量的贡献和去叶后的光合补偿作用

被引:11
作者
夏明忠
机构
[1] 四川西昌农业专科学校
关键词
去叶; 除叶; 叶片; 蚕豆; 佛豆; 补偿作用; 产量;
D O I
10.13592/j.cnki.ppj.1987.01.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始荚期去叶对产量影响最大。此期去中层叶减产>去上层叶>去下层叶。不同层次叶片对产量贡献的差异与各层叶片光合速率及光合产物输出速率相关。去叶后,留存叶片的叶绿素和淀粉含量无补偿作用,但光合作用加强,光合产物输出速率加快,叶片含糖量降低等。这种补偿作用不能完全补偿去叶引起的损失,所以,去叶总是导致减产。去全叶减产70%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改变源、库比对水稻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叶片光合速率影响的比较 [J].
项明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3, (05) :37-39
[2]   玉米抽雄后不同叶位叶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及其光合性能 [J].
赵可夫 .
作物学报, 1981, (04) :259-266
[3]   改进干重法测定光合作用的应用研究 [J].
沈允钢 ;
李德跃 ;
魏家绵 ;
张霞新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0, (02) :37-41
[4]   小麦各叶位叶片对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初报) [J].
凌启鸿 ;
朱庆森 .
作物学报, 1965, (03) :219-233
[5]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山东农学院,西北农学院编, 1980
[6]  
植物栽培生理[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郑广华 主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