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loudSat资料分析青藏高原、高原南坡及南亚季风区云高度的统计特征量

被引:40
作者
王胜杰 [1 ,2 ]
何文英 [3 ]
陈洪滨 [3 ]
卞建春 [3 ]
王振会 [1 ]
机构
[1] 不详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3] 不详
[4] 中国气象局行政管理局
[5]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
[6]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CloudSat; 青藏高原; 云顶高度; 云底高度; 云体厚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5 [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云与辐射的相互作用对全球的天气和气候变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高度的云有着不同的辐射强迫,获得云体高度及其在时空上的变化对研究全球气候的变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云卫星上的云廓线雷达(CloudSat/CPR)2006年6月—2007年12月期间的资料,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原南坡和南亚季风区域不同云类的云顶、云底高度和云厚统计量。结果表明,在所研究区域单位面积上的云顶和云底高度变化具有一定的时空连续性,不同云类的云顶和云底高度存在不同的变化范围,且随着季节的改变均有明显的变化;同时各区域不同云类的云体厚度在夏季较大,冬季较小;各区域不同云类所占的比例(云量)也具有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TRMM卫星探测青藏高原谷地的降水云结构个例分析
    傅云飞
    李宏图
    自勇
    [J]. 高原气象, 2007, (01) : 98 - 106
  • [2] 青藏高原雷暴天气层结特征分析
    张翠华
    言穆弘
    董万胜
    张义军
    [J]. 高原气象, 2005, (05) : 741 - 747
  • [3] 青藏高原及周围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分布、变化与各地多变的降水气候
    蔡英
    钱正安
    吴统文
    梁潇云
    宋敏红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4, (01) : 1 - 10
  • [4] 青藏高原强对流雷暴云分布特征
    张鸿发
    郭三刚
    张义军
    程国栋
    石运强
    普布卓玛
    侯正俊
    [J]. 高原气象, 2003, (06) : 558 - 564
  • [5] 37GHz和94GHz的大气微波衰减比较分析
    黄芳
    陈洪滨
    王振会
    不详
    [J]. 遥感技术与应用 , 2003, (05) : 269 - 275
  • [6] 现代大气物理学研究进展
    邱金桓
    吕达仁
    陈洪滨
    王庚辰
    石广玉
    [J]. 大气科学, 2003, (04) : 628 - 652
  • [7] 卫星观测到的青藏高原雷电活动特征
    郄秀书
    Ralf Toumi
    [J]. 高原气象, 2003, (03) : 288 - 294
  • [8] 青藏高原那曲地区雨季雷达回波、降水和部分热力参量的统计特征
    冯锦明
    刘黎平
    王致君
    楚荣忠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2, (04) : 368 - 374
  • [9] 利用ISCCP资料分析青藏高原云气候特征
    刘瑞霞
    刘玉洁
    杜秉玉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2) : 226 - 234
  • [10] 青藏高原地面Doppler雷达与TRMM星载雷达测云比较
    冯锦明
    刘黎平
    王致君
    楚荣忠
    [J]. 高原气象, 2001, (04) : 345 -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