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务性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安徽省的经验证据

被引:6
作者
徐友华 [1 ]
朱卫东 [1 ,2 ]
吴勇 [1 ]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地方政府性债务; 债务规模; 影响因素; 安徽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5 [国家公债、债券、外债];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引发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日益凸显,亟须探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文章在明晰地方政府性债务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关键因素。利用安徽省2000-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财政集权程度、户籍登记人口数、低收入人口占比、失业率均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正向影响,而人均年可支配所得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防控提供了决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和发行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安徽省为例 [J].
石峰 .
金融发展评论, 2015, (08) :80-89
[2]   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关系研究——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 [J].
詹正华 ;
蔡世强 .
财政监督, 2012, (21) :69-73
[3]   积极财政政策转型与财政可持续性研究 [J].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
刘国艳 ;
王元 ;
王蕴 ;
刘雪燕 ;
许生 .
经济研究参考, 2012, (02)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