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07年新疆地区能见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16
作者
李霞 [1 ,2 ]
王胜利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能见度; 分布特征; 变化特征; 气象因素; 人类经济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小风、无降水、无大雾等天气条件下,运用能见度累计百分率法和能见度均值法,分析了新疆15个城市1980—2007年间每日14时大气能见度的月分布特征、年际变化趋势及影响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新疆的能见度在夏季出现峰值,冬季降到最小值。北疆地区的能见度总体高于南疆地区。全疆能见度最高的城市是哈密,年均值为49.6 km。和田最低,年均值仅为16.4 km;(2)15个城市中只有阿勒泰、哈密、昌吉3个城市的能见度基本保持不变,北疆博乐、克拉玛依、伊宁、石河子、乌鲁木齐和南疆吐鲁番、阿克苏的能见度逐年降低,南疆阿图什、库尔勒、喀什、和田市的能见度缓慢增加;(3)从气象因素相对湿度、风速、降水、沙尘天气日数的年变化以及全疆经济发展中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来看,15个城市的相对湿度、风速总体上没有呈现显著的变化,降水增多、沙尘天气减少促使南疆大部分城市的能见度逐步好转,而近年来的经济快速增长是导致北疆大部分地区能见度逐年下降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1954—2004年珠江三角洲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 [J].
黄健 ;
吴兑 ;
黄敏辉 ;
李菲 ;
毕雪岩 ;
谭浩波 ;
邓雪娇 .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1) :61-70
[2]   新疆沙尘天气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子 [J].
马禹 ;
王旭 ;
黄镇 ;
陈春艳 .
干旱区地理, 2006, (02) :178-185
[3]   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分析 [J].
马雁军 ;
左洪超 ;
张云海 ;
惠小英 .
高原气象, 2005, (04) :623-628
[4]   河北省1960~2002年城市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 [J].
范引琪 ;
李二杰 ;
范增禄 .
大气科学, 2005, (04) :526-535
[5]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是带动南疆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 [J].
周严 ;
刘超英 .
新疆有色金属, 2005, (02) :53-54+56
[6]   中国沙尘暴天气减少趋势的其他证据 [J].
刘国梁 ;
郝丽珍 .
中国沙漠, 2005, (03) :448-449
[7]   石河子市空气质量状况及动态变化分析 [J].
李桦 .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211-214
[8]   浅析沙尘天气对和田市大气污染的影响及对策 [J].
宋健侃 .
干旱环境监测, 2003, (04) :227-229
[9]   新疆沙尘暴天气的气候特征 [J].
王旭 ;
马禹 ;
陈洪武 .
中国沙漠, 2003, (05) :63-68
[10]   新疆极端降水的气候变化 [J].
杨莲梅 .
地理学报, 2003, (04) :57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