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语境中的地方性生产——以泸沽湖为例

被引:33
作者
魏雷
钱俊希
朱竑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地方性; 认同; 旅游凝视; 摩梭人; 泸沽湖; 地理想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全球化过程中地方可以被视为是动态与未尽的事件,是与外界流动的独特连结,而非出于过去式状态的物体。全球化并不等于绝对的均质化,地方也不会在其中被消弭。全球化进程必将是均质化与地方性凸显相互伴生的过程。通过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和话语分析,借助研究地方重要维度的语境分析,对旅游发展语境中的摩梭村落进行研究,以理解外界对泸沽湖的地理想象以及摩梭社区与游客的互动对泸沽湖地方性的协商及重构。泸沽湖的地方性是由媒介、游客的旅游实践、摩梭人的地方实践以及大规模全球流动当中复杂的文化、价值、知识、资本等要素互动所共同表征、建构和重塑的过程,并且地方内部的认同亦呈现多元特征。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社区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建构,促进民族社区和少数族群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9+190 +190-19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文学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建构:以凤凰古城为例 [J].
刘晨 ;
朱竑 ;
安宁 .
旅游学刊, 2014, 29 (07) :68-76
[2]   美国《时代》杂志对中国的地理想象——基于东方主义视角的研究 [J].
安宁 ;
朱竑 .
地理学报, 2013, 68 (12) :1702-1713
[3]   地方性研究的理论视角及其对旅游研究的启示 [J].
钱俊希 .
旅游学刊, 2013, 28 (03) :5-7
[4]   旅游发展影响下的摩梭家屋形态——基于男性角色的考察 [J].
魏雷 ;
唐雪琼 ;
朱竑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4 (03) :57-62
[5]   “全球的地方感”理论述评与广州案例解读 [J].
钱俊希 ;
钱丽芸 ;
朱竑 .
人文地理, 2011, 26 (06) :40-44
[6]   与女游客婚恋关系下的摩梭男性文化身份建构 [J].
魏雷 ;
朱竑 ;
唐雪琼 .
地理研究, 2011, 30 (11) :2017-2029
[7]   地方性形成机制的结构主义与人文主义分析——以798和M50两个艺术区在城市地方性塑造中的作用为例 [J].
周尚意 ;
杨鸿雁 ;
孔翔 .
地理研究, 2011, 30 (09) :1566-1576
[8]   旅游业的社会影响 [J].
A.马西森 ;
戴凡 .
地理译报, 1993, (03) :16-20
[10]   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家庭 [J].
詹承绪 .
史学月刊, 1965, (07) :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