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地区马五段储层控制因素与成藏规律

被引:13
作者
赵俊兴 [1 ]
李婕 [1 ]
卢涛 [2 ]
冯强汉 [2 ]
王勇 [2 ]
李凤杰 [1 ]
申赵军 [1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苏里格地区; 马家沟组; 古地貌; 成藏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下古生界储层及气藏控制因素与成藏规律。通过对气田已有的奥陶系钻井资料、测井资料、试气资料以及生产动态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储层特征、顶面构造、沉积相与成岩作用等方面研究,总结归纳出奥陶系马家沟组天然气成藏规律,认为苏里格地区下古生界气藏勘探开发应首先考虑古残丘-古沟槽(洼地)之间的过渡地带,部署井位时应该重点考虑马五14和马五31小层,同时考虑选择鼻翼和鼻隆部位的喀斯特作用强烈发育地带。
引用
收藏
页码:388 / 3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靖边气田东侧马五1-2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J].
何刚 ;
卢涛 ;
雷卞军 ;
兰义飞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3 (03) :18-26+190
[2]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马家沟期层序岩相古地理 [J].
姚泾利 ;
赵永刚 ;
雷卞军 ;
郝海燕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33-37+16
[3]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储层成岩作用 [J].
王宝清 ;
章贵松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6, (06) :518-522+528
[4]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马五段白云岩成因机理研究 [J].
赵俊兴 ;
陈洪德 ;
张锦泉 ;
刘小丽 ;
付锁堂 .
石油学报, 2005, (05) :42-45+51
[5]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沉积环境与岩相发育特征 [J].
侯方浩 ;
方少仙 ;
董兆雄 ;
赵敬松 ;
卢蜀秀 ;
吴诒 ;
陈娅娜 .
沉积学报, 2003, (01) :106-112
[6]   古地貌恢复技术方法及其研究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沉积前古地貌研究为例 [J].
赵俊兴 ;
陈洪德 ;
时志强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 (03) :260-266
[7]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风化壳气藏分布规律 [J].
马振芳 ;
付锁堂 ;
陈安宁 .
海相油气地质, 2000, (Z1) :98-102
[8]   陕甘宁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岩及岩溶相模式 [J].
郑聪斌 ;
王飞雁 ;
贾疏源 .
中国岩溶, 1997, (04) :71-81
[9]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何自新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