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靖边气田东侧马五1-2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12
作者:
何刚
[1
,2
]
卢涛
[3
]
雷卞军
[4
]
兰义飞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公司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靖边气田;
马家沟组;
白云岩;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马五1-2亚段为陆表海蒸发碳酸盐潮坪相,靖边气田储层主要由含溶孔白云岩和细晶白云岩构成。有利于形成储层的岩相是潮上带(含)石膏结核泥晶—细粉晶白云岩和潮间带上部含石膏晶模泥晶—细粉晶白云岩。准同生期白云石化和石膏化作用奠定了储层的物质基础;表生岩溶期淡水选择性地溶解白云岩中石膏结核和晶体建立了储层的轮廓;溶孔中各种矿物(渗流粉砂白云石、自生石英、亮晶方解石、亮晶白云石和高岭石等)的充填作用和埋藏期溶解作用,决定了早期溶孔能否保存和储层的最终状况。将马五13小层划分为3类共8个成岩作用区。储层变化总体趋势是,从西往东马五13小层沉积微相有利条件逐渐变差(即沉积期白云岩中(硬)石膏含量逐渐减少),溶孔充填程度增高,孔隙发育程度变差;从北到南不同区块储层发育情况差别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6+190
+190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