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油田长6油层组沉积特征与油气分布

被引:20
作者
李玉宏
张化安
魏仙样
武富礼
孟祥振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延长油矿管理局
[3]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延长油田; 长6油层组; 沉积相; 体系域;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05.05.027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认识储层沉积特征、油藏分布特征与控制因素,指导油田勘探。方法依据测井曲线突变面(岩性突变界面)和主要沉积不连续面(冲刷面、煤线、煤层、底界沉积间断面等),结合岩相分析延长油田长6油层组古环境变化面、沉积韵律等。结果将其沉积微相划分为分流河道、决口扇、分流间湾、河漫沼泽等;砂体为北北东向展布,发育三级层序2个,层序I为湖相层序,由湖泛期湖进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构成,层序II为湖水退出本区后形成的以平原曲流河环境为主的沉积,是冲积层序,由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构成。结论冲积层序的低位体系域中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湖相层序高位体系域中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油田的主要储集层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0+1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成岩作用对河流—三角洲相砂岩储层物性演化的影响——以延长油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2砂岩为例 [J].
罗静兰 ;
张晓莉 ;
张云翔 ;
李玉宏 ;
武富礼 .
沉积学报, 2001, (04) :541-547
[2]   陕北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划分与含油气性 [J].
杨雷 ;
梅志超 ;
熊伟 .
古地理学报, 2001, (03) :83-88
[3]   盆地埋藏史及其对砂岩储层物性演化的影响──以陕北延长油区砂岩储层为例 [J].
罗静兰 ;
张成立 ;
阎世可 ;
武富礼 ;
李玉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2) :123-127+136
[4]   川口油田长6段油层组储集层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J].
李文厚 ;
柳益群 ;
冯乔 .
岩石学报, 1998, (01) :118-128
[5]   川口油田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与储集条件 [J].
李文厚,柳益群,冯乔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2) :155-158
[6]  
油气层序地层学.[M].吴因业;顾家裕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7]  
湖盆沉积地质与油气勘探.[M].薛叔浩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8]  
石油地质学进展.[M].赵重远主编;.地质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