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化”或专业化——“后新闻业时代”新闻道德的另一个走向

被引:4
作者
杨保军 [1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新闻职业道德; 公共化; 有偿新闻; 职业新闻人; 后新闻业时代; 窄化;
D O I
10.16057/j.cnki.31-1171/g2.2010.08.006
中图分类号
G214 [新闻工作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我在《公共化或社会化:"后新闻业时代"新闻道德的一种走向》一文中提出①,在"后新闻业时代"②,新闻道德的演变很可能是两个方向:一是新闻职业道德要求的公共化、大众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公共化或社会化:“后新闻业时代”新闻道德的一种走向 [J].
杨保军 .
编辑学刊, 2010, (03) :32-36
[2]   新闻职责及职业责任感内涵分析 [J].
杨保军 .
理论视野, 2010, (05) :46-48
[3]   更正与道歉中的新闻道德 [J].
杨保军 .
今传媒, 2010, (03) :43-46
[4]   简论隐匿新闻源主体中的道德问题 [J].
杨保军 .
新闻界, 2010, (01) :6-7+17
[5]   特殊情境中记者行为选择的道德分析 [J].
杨保军 .
当代传播, 2009, (03) :27-30
[6]   简论“后新闻传播时代”的开启 [J].
杨保军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 (06) :33-36
[7]   简论网络语境下的民间新闻 [J].
杨保军 .
新闻记者, 2008, (03) :20-23
[8]  
新闻道德论.[M].杨保军;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  
媒体职业道德规范与责任体系.[M].(法) 贝特朗; 著.商务印书馆.2006,
[10]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德)康德(Kant)著;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