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57份棉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20
作者
卫泽
孙学振
柳宾
张兴居
王芳
马军
刘庆彩
郭海刚
宋宪亮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SSR; 产量; 纤维品质; 遗传多样性; 棉花;
D O I
10.14083/j.issn.1001-4942.2010.06.018
中图分类号
S562.03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表型聚类和SSR分子标记聚类研究了国内外57份棉花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45~5.56之间,说明供试种质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根据UPGMA法构建聚类树状图,基于产量性状的聚类,在平均遗传距离4.0水平上,可将57份材料分为3类,第一类衣分最高,平均值达38.22%,单株皮棉产量也达到最高,平均值为29.35 g;第二类的籽指、单株籽棉产量和单株铃数最高,其平均值达12.05 g、76.73 g和23.60个;第三类铃重最大,为5.54 g。基于纤维品质性状的聚类,在阈值3.96时也可分为3类,第一类整齐度和马克隆值最高,平均值分别为48.04%和4.36;第二类的纤维长度及伸长率最大,平均值分别为31.57 mm和7.11%,第三类的比强度最大,为36.18 cN/tex。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聚类,57份材料也可聚为三大类。不同聚类方法的结果间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不同方法反映的多态性水平不同。各种聚类结果都表明,同一国家的品种遗传差异较小,国家间品种差异较大,但也存在明显的相互渗透,多数品种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26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棉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TRAP分析
    苗培明
    范玲
    师维军
    乌买尔江
    徐利民
    马君
    [J]. 棉花学报, 2009, 21 (05) : 420 - 426
  • [2] 果树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李慧峰
    车根
    李林光
    杨建明
    王宏伟
    [J]. 山东农业科学, 2009, (05) : 32 - 35+40
  • [3] 不同来源棉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姜伟
    朱宏波
    何觉民
    [J]. 棉花学报, 2008, (05) : 348 - 353
  • [4] 中国棉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杜雄明
    周忠丽
    贾银华
    刘国强
    [J]. 棉花学报, 2007, (05) : 346 - 353
  • [5] 植物种质群体遗传结构改变的测度
    盖钧镒
    [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 (01) : 1 - 8+14
  • [6] 利用RAPD和SSR标记分析陆地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朱龙付
    张献龙
    聂以春
    [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3, (05) : 450 - 455
  • [7] 建国以来我国棉花品种遗传基础的分子标记分析
    刘文欣
    孔繁玲
    郭志丽
    张群远
    彭惠茹
    付小琼
    杨付新
    [J]. 遗传学报, 2003, (06) : 560 - 570
  • [8] 不同来源棉花种质资源基于RAPD的遗传变异
    朱青竹
    赵国忠
    赵丽芬
    [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4) : 16 - 19+33
  • [9] 我国棉花的演进与种质资源
    喻树迅
    魏晓文
    [J]. 棉花学报, 2002, (01) : 48 - 51
  • [10] 利用分子标记和形态学性状检测的陆地棉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
    武耀廷
    张天真
    殷剑美
    [J]. 遗传学报, 2001, (11) : 1040 -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