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17
作者
郑华伟
张锐
张俊凤
刘友兆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经济发展; 协整检验;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301 [土地经济学];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82802 ; 1204 ; 120405 ;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测度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上,运用动态计量经济模型探讨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均为一阶单整序列;(2)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却存在失衡,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50.26%;(3)经济发展是土地集约利用的Granger原因,而反向关系得不到实证支持;(4)土地集约利用对来自经济发展的冲击响应强烈,经济发展的冲击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解释水平达到了85%,而经济发展对来自土地集约利用的冲击响应较弱,土地集约利用的冲击对经济发展的解释水平仅为2%。因此,应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12 / 4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顾湘.南京农业大学.2007, 05
[12]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学分析.[D].徐霞.河海大学.2007, 05
[13]   中国建设占用耕地数量与人口增长关系实证 [J].
刘庆 ;
陈利根 ;
张凤荣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5) :111-116
[14]   耕地保护与城乡消费的宏观动态计量分析 [J].
刘法威 ;
舒帮荣 ;
龙开胜 .
资源科学, 2009, 31 (08) :1386-1391
[15]   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评价 [J].
朱天明 ;
杨桂山 ;
苏伟忠 ;
万荣荣 .
资源科学, 2009, 31 (07) :1109-1116
[16]   中国1986年至2006年耕地非农化数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 [J].
刘庆 ;
陈利根 ;
张凤荣 .
资源科学, 2009, 31 (05) :787-793
[17]   人口城镇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因果关系——以湖北省为例 [J].
胡伟艳 ;
张安录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6) :30-35+62
[18]   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分异研究 [J].
彭建超 ;
徐春鹏 ;
吴群 ;
余德贵 ;
陈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2) :103-109
[19]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理:理论与实证研究 [J].
吴郁玲 ;
曲福田 .
资源科学, 2007, (06) :106-113
[20]   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 [J].
陈利根 ;
龙开胜 .
中国土地科学, 2007, (04)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