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柞山地区铜矿成矿类型、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

被引:16
作者
张西社
机构
[1]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三总队
关键词
铜矿; 成矿类型; 成矿规律; 找矿预测; 南秦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南秦岭柞山地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其西起柞水县,东到山阳县,面积约3000km2。其地处南秦岭海西-印支褶皱带东段,主体夹持于商丹缝合带与凤镇-山阳大断裂之间。作者总结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对热卤水喷流沉积型铜(银铅)矿、沉积-改造层控型铜矿、热液脉型铜(镍)矿、矽卡岩型铜(铁)矿、震裂岩型铜矿、斑岩型铜(钼、金)矿等6种铜矿成矿类型的特征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柞山地区铜矿的成矿规律,指出热水喷流型铜矿、斑岩型铜矿、沉积-改造层控型铜矿最具找矿潜力。目前已知的矿床(点)均受具导浆、导热、导流、导矿功能的区域性凤镇-山阳大断裂控制,并沿其两侧展布。未来一段时期,柞山地区铜矿找矿主攻类型为热水喷流型铜矿、斑岩型铜矿、沉积-改造层控型铜矿。找矿靶区首推柞水县银洞子矿床深部、山阳县池沟铜矿点、柞水县冷水沟铜矿点,次为柞水县张家坪铜矿点、山阳县色河铺铜矿点。通过进一步勘查有望取得铜矿找矿的重大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728 / 74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陕西柞山盆地池沟铜钼矿区含矿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和岩石成因 [J].
谢桂青 ;
任涛 ;
李剑斌 ;
王瑞廷 ;
夏长玲 ;
郭延辉 ;
代军治 ;
申志超 .
岩石学报, 2012, 28 (01) :15-26
[2]   陕西省山阳县池沟地区斑岩成矿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 [J].
张西社 ;
王瑞廷 .
西北地质, 2011, 44 (02) :72-79
[3]   陕西柞水地区小茅岭复式岩体东段LA-ICP-MS锆石U-Pb定年 [J].
刘仁燕 ;
牛宝贵 ;
和政军 ;
任纪舜 .
地质通报, 2011, 30(Z1) (Z1) :448-460
[4]   南秦岭沙河湾、曹坪和柞水岩体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弓虎军 ;
朱赖民 ;
孙博亚 ;
李犇 ;
郭波 .
岩石学报, 2009, 25 (02) :248-264
[5]   秦岭造山带早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其构造环境 [J].
张成立 ;
王涛 ;
王晓霞 .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03) :304-316
[6]   秦岭地区陡岭—小茅岭隆起带西段几个岩体的SHRIMP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J].
牛宝贵 ;
和政军 ;
任纪舜 ;
王军 ;
邓平 .
地质论评, 2006, (06) :826-835
[8]   秦岭造山带泥盆系热水沉积岩相的亚相和微相划分及特征 [J].
方维萱 ;
胡瑞忠 ;
张国伟 ;
芦纪英 .
地质与勘探, 2001, (02) :50-54
[9]   陕西山柞旬地区泥盆纪沉积相古地理研究 [J].
胡宁 ;
熊成云 ;
谢才富 .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1, (01) :48-52
[10]   陕西凤县—山阳泥盆系同沉积断裂砾岩 [J].
端木合顺 .
古地理学报, 2000, (03) :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