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巴丹吉林沙漠第四纪研究评述与讨论
被引:10
作者:
孙庆峰
[1
]
陈发虎
[2
]
李孝泽
[3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兰州大学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
第四纪;
时代;
沙山;
湖泊;
气候;
钙结层;
D O I:
10.13866/j.azr.2008.02.010
中图分类号:
P931.3 [沙漠地貌学、干燥地貌学];
P534.63 [第四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070905 ;
摘要:
近20年来巴丹吉林沙漠第四纪研究倍受地学界的关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一些主要问题的认识和结论上,分歧和争论极大。在综合分析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第四纪研究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和讨论,指出了这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分歧和相互矛盾的原因。在沙漠形成的时代上,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对沙漠部分地区的地层断代和沙丘浅部的测年,尚没有系统的工作,为此这里特别对影响沙漠时代研究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关于高大沙山和其间湖泊的形成机制,前者有多因素理论和地下水理论,后者有沙山间负地形理论说和断裂构造理论。尽管这些理论的依据和手段主要是运用不同的地球化学元素来示踪水源,但得出的结论迥异。通过对这些结果的分析,认为彼此的适用性还需进一步的证实。湖泊水源争论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对沙漠地貌、下部地质、沙山钙结层和植物根套的综合研究所致,沙漠下部地质的进一步研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沙漠气候及其演化的研究上,西风环流和东亚季风对沙漠的形成和演化的影响程度还不清楚。最后对巴丹吉林沙漠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304 / 310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