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20
作者
粟海军 [1 ]
马建章 [2 ]
机构
[1] 贵州大学林学院
[2] 东北林业大学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森林自然保护地;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8.02.081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旅游资源的评价、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是生态旅游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而森林自然保护地是一类重要的生态旅游区。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自然保护地的定义与分类方式,可认为我国的森林自然保护地主要应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公益林场三种类型;森林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单纯地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资源游憩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价与核算,二是从保护生物学和生态学角度对资源的可开发性进行评价,其侧重在于找到保护与开发的的科学平衡点;在森林自然保护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研究上,必须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三大效益"兼顾的原则,才能实现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良性循环。由于经营目的和保护级别差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公益林场的生态旅游研究与实践尚存在发展不均衡、功能不突出等问题,随着生态旅游事业的深入发展,一些非热点和低等级的森林自然保护地在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开发实践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66 / 8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楼观台森林公园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探讨 [J].
于立新 ;
孙根年 .
山地学报, 2006, (06) :727-733
[2]   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 [J].
陈浩 ;
陈传明 .
中国林业经济, 2006, (05) :43-45
[3]   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J].
杨阿莉 .
林业经济问题, 2006, (03) :224-228
[4]   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管理 [J].
陈冬红 ;
颜晶莹 .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2) :188-190
[5]   北京山区森林资源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J].
宋晓华 .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6, (03) :38-41
[6]   闽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J].
林炳辉 .
龙岩学院学报, 2005, (06) :77-78+86
[7]   论中国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上限 [J].
蒋志刚 .
生态学报, 2005, (05) :1205-1212
[8]   浑河源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 [J].
周强 ;
张丽杰 .
辽宁林业科技, 2005, (02) :47-48
[9]   浅谈生态公益林的补偿 [J].
黄舒慧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6) :79-81
[10]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以自然保护区为例 [J].
李星群 ;
廖荣华 .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