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20
作者
粟海军 [1 ]
马建章 [2 ]
机构
[1] 贵州大学林学院
[2] 东北林业大学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森林自然保护地;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8.02.081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旅游资源的评价、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是生态旅游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而森林自然保护地是一类重要的生态旅游区。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自然保护地的定义与分类方式,可认为我国的森林自然保护地主要应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公益林场三种类型;森林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单纯地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资源游憩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价与核算,二是从保护生物学和生态学角度对资源的可开发性进行评价,其侧重在于找到保护与开发的的科学平衡点;在森林自然保护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研究上,必须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三大效益"兼顾的原则,才能实现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良性循环。由于经营目的和保护级别差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公益林场的生态旅游研究与实践尚存在发展不均衡、功能不突出等问题,随着生态旅游事业的深入发展,一些非热点和低等级的森林自然保护地在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开发实践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66 / 8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31]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探索——吴章文教授访谈录 [J].
吴章文 ;
孟明浩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1) :9-11
[32]   乌龙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J].
张运来 ;
那守海 ;
张杰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1) :51-53
[33]   生态旅游及其评价指标探讨 [J].
孙玉军 ;
刘艳红 ;
赵炳柱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 (03) :109-110
[34]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J].
王良健 .
旅游学刊, 2001, (01) :67-70
[35]   森林景观质量评价理论、内容与方法 [J].
钟全林 ;
周华盛 .
华东森林经理, 2000, (04) :37-39
[36]   营造生态林体系 获生态自调效益 [J].
薛达 ;
薛立 ;
罗山 .
小城镇建设, 2000, (12) :20-21
[37]   湖北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探讨 [J].
黄闰泉 ;
胡吉明 ;
袁传武 .
林业经济问题, 2000, (05) :280-282+301
[38]   湿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J].
张峥 ;
张建文 ;
李寅年 ;
王欣 ;
刘泓 ;
张敬国 .
农业环境保护, 1999, (06) :283-286
[39]   模糊理论在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J].
李京颐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1997, (02) :83-87
[40]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J].
杨帆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6, (04) :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