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苜蓿品种抗寒性研究

被引:19
作者
寇建村 [1 ]
杨文权 [2 ]
贾志宽 [3 ]
韩清芳 [3 ]
赵冬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苜蓿; 抗寒性; SOD; POD; 脯氨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为了探讨国内外引进的29个苜蓿品种在陕西关中地区的抗寒性强弱,在种植第5年后的冬季调查各品种地上部分的存活率,并测定其体内SOD和POD酶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秋眠品种地上部分存活率最低,半秋眠品种普遍较高;各品种体内SOD和POD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差异较显著,通过3个指标聚类分析表明,29个品种可聚为4类,其中,抗寒性最好的品种是‘中苜1号’、‘牧野’、‘竞争者’、‘新牧1号’、‘爱维兰’、‘新疆大叶’、‘巨人201+Z’、‘兼用型’8个品种,抗寒性最差的品种是‘牧歌401+Z’、‘侵略者’、‘德国大叶熊’、‘戴尔’、‘射手’、‘爱林+Z’、‘美国杂交熊’、‘路宝’、‘超级13R’9个品种。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20 +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紫花苜蓿种质资源评价与筛选.[M].韩清芳; 贾志宽; 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苜蓿抗寒锻炼过程中的作用 [J].
魏臻武 ;
王德贤 ;
贺连昌 .
草业科学, 2006, (07) :15-18
[3]   脯氨酸含量对苜蓿抗寒性影响的研究 [J].
张荣华 ;
李拥军 ;
张叶玲 .
现代化农业, 2006, (04) :17-18
[4]   苜蓿抗寒性研究进展 [J].
韩瑞宏 ;
卢欣石 ;
余建斌 ;
杨秀娟 .
中国草地, 2005, (02) :60-65
[5]   低温胁迫下肇东苜蓿SOD、脯氨酸活性变化初报 [J].
罗新义 ;
冯昌军 ;
李红 ;
沙伟 .
中国草地, 2004, (04) :79-81
[6]   苜蓿秋眠性及其与抗寒性和产量的关系 [J].
李向林 ;
万里强 .
草业学报, 2004, (03) :57-61
[7]   紫花苜蓿越冬性研究概述 [J].
孙启忠 ;
王育青 ;
侯向阳 .
草业科学, 2004, (03) :21-25
[8]   苜蓿叶片过氧化物同功酶与抗冷性的关系 [J].
夏明 ;
刘亚学 ;
阿拉木斯 ;
李志勇 ;
韩润清 .
中国草地, 2003, (04) :42-46
[9]   苜蓿抗寒性及根蘖性状的表现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关系的研究 [J].
梁慧敏 ;
夏阳 .
草业学报, 1998, (04) :56-61
[10]   低温对苜蓿品种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J].
陈雅君 ;
崔国文 ;
富象乾 .
中国草地, 1996, (06) :47-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