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南花岗质岩浆作用与成矿

被引:27
作者
毛建仁
陶奎元
陈三元
陈宏明
陶于祥
刘富祥
陈云钊
陈金水
机构
[1]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
[2] 福建省地质勘探局!福州
关键词
花岗质岩浆作用; 矿床类型; 矿源与赋矿层; 幔源岩浆; 矿集区; 闽西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2 [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重点讨论了闽西南地区花岗岩类的同位素年龄和演化,将其划分为五期七个阶段,初步确定各阶段花岗岩类的岩石系列和组合及其与区域构造演化的关系。讨论了推覆构造与岩浆作用的关系,并认为与本区成矿作用有关的岩浆岩主要为两类花岗质岩石。研究区良好的矿源层和有利的赋矿层位以及海西期以来幔源岩浆的多次活动,使研究区成为十分有远景的成矿集中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11 / 3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永梅会多层、多类型成矿集中区大型铜、金、银、锡矿床成矿远景 [J].
陶奎元 ;
陆志刚 .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8, (01) :1-11
[2]   华南岩石层与大陆动力学 [J].
谢窦克 ;
毛建仁 ;
彭维震 ;
赵宇 ;
姜月华 .
地球物理学报, 1997, (S1) :153-163
[3]   四川大足—福建泉州深部地电特征 [J].
蒋洪堪 ;
战双庆 ;
王宏勋 .
地球物理学报, 1992, (02) :214-222
[4]   华夏古陆的探讨 [J].
林增品 .
福建地质, 1983, (02) :37-47
[5]  
中国东南海陆岩石圈结构与演化研究.[M].李继亮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