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对鲫鱼血清生化成分的影响附视频

被引:17
作者
沈竑
徐韧
彭立功
王桂兰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东海监测中心!上海
关键词
铜; 鲫鱼; 血清生化成分;
D O I
10.13984/j.cnki.cn37-1141.1994.01.009
中图分类号
Q592.1 [血液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0 ; 081704 ;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鲫鱼血清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研究Cu对鲫鱼的致毒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血清Na+、Cl-含量随Cu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水中Cu浓度为3.91μmol/L时达到最大值,而血清K+不受Cu影响。(2)血清胆固醇、球蛋白含量和GOT,ALP酶活性均在Cu浓度为0.78μmol/L时达到最高值,若再增加Cu浓度,血清胆固醇、球蛋白含量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而GOT、ALP酶活性却下降到对照组以下水平。(3)Cu对鲫鱼血清生化成分产生影响的浓度阈值为0.16μmol/L。笔者认为Cu引起血清Na+含量的升高,可能会导致机体神经肌肉处于不正常的应激状态,对机体不利;Cu对胆固醇、球蛋白等的影响,是由于刺激肝脏合成代谢和免疫系统等因素造成的。本文还就Cu与血清各种球蛋白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弄清重金属与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的对应关系,有利于环境污染诊断学的建立。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Hg,Cu,Cd,Zn 对真鲷仔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J].
蓝伟光 ;
陈霓 .
海洋科学, 1991, (05) :56-60
[2]   钒对鲤鱼血清胆固醇的影响及其在体内的分布和积累 [J].
张国宝 ;
章敏 ;
金洪钧 ;
丁树荣 .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89, (01) :29-31+48
[3]   铜在中国对虾体内的积累和致毒效应 [J].
刘发义 ;
吴玉霖 ;
赵鸿儒 ;
侯兰英 ;
孙凤 .
海洋与湖沼, 1988, (02) :13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