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通往幸福的阶梯——兼论“教育无用”的真相、原因及对策

被引:15
作者
欧阳鹏 [1 ]
胡弼成 [2 ,3 ]
机构
[1] 湖南大学法学院
[2]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3] 澳门城市大学
关键词
通往幸福; 教育要素分析; “教育无用”; 教育公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教育是通往幸福(美好生活)的阶梯。从宏观上论,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认知和体验幸福能力的获得、对"困境人群"的境况改变大有裨益。思想道德教育、家庭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等是为人构建幸福生计的良方,在人全面实现幸福追求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育过程的本身,也蕴藏着巨大的幸福动因。然而,通向幸福的阶梯有时会发生部分断裂,进而出现所谓"教育无用"的假象。这是因为:上述要素出现了问题和障碍、陷入了困境或误区,外加教育供需失衡和教育不公平的羁绊,导致教育的幸福功能无法正常而充分地发挥。聚焦问题,全面清除掣肘和路障,构建治理和矫正策略,才能建设好通往幸福的阶梯。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31]   职业教育:问题与对策 [J].
罗燕萍 .
江西教育科研, 2006, (05) :57+70-57
[32]   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 [J].
陈向明 .
高等教育研究, 2006, (03) :64-68
[33]   人文学及其“现代性”命运 [J].
万俊人 .
东南学术, 2003, (05) :18-28+17
[34]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特殊教育——问题与对策 [J].
肖非 .
人民教育, 2001, (11)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