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冬季两次降水过程大气边界层的观测分析

被引:8
作者
徐桂荣 [1 ]
崔春光 [1 ]
徐海富 [2 ]
王晓芳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 湖北省宜昌市气象局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日变化; 对流边界层; 稳定边界层; 混合层; 低值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4 [近地面层气象学、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宜昌2007年12月10—25日的加密观测资料,分析了两次低值系统经过宜昌时大气边界层的温湿风廓线结构及其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位温廓线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对流边界层在白天出现和发展,其高度可达600 m,而稳定边界层在夜间出现和发展,其高度可达300 m,降水会抑制对流边界层和稳定边界层的发展;湿度廓线结构及其日变化与对流边界层的发展有关,总体上湿度随高度减小,贴近地面的薄层湿度随高度减小较快,而混合层内湿度随高度变化较小,出现降水时,近地层的湿度有明显增加,大气边界层内湿度随高度快速平稳减小;风速廓线结构比较复杂,总体上风速随高度增大,在大气边界层低层有时会出现一个风速极大值,风速廓线没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大气边界层内风向变化较大,但以偏东风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334 / 34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北京地区一次强沙尘暴过程的大气边界层结构和湍流通量输送特征
    彭珍
    刘熙明
    洪钟祥
    王丙兰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03) : 267 - 276
  • [2] 藏北高原夏季典型天气大气边界层特征分析
    谷良雷
    胡泽勇
    吕世华
    姚济敏
    [J]. 冰川冻土, 2006, (06) : 893 - 899
  • [3] 珠峰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的一次观测研究
    孙方林
    马耀明
    马伟强
    李茂善
    [J]. 高原气象, 2006, (06) : 1014 - 1019
  • [4] 珠峰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及近地层能量交换分析
    李茂善
    戴有学
    马耀明
    仲雷
    吕世华
    [J]. 高原气象, 2006, (05) : 807 - 813
  • [5] 藏北那曲地区大气边界层特征分析
    李茂善
    马耀明
    胡泽勇
    马伟强
    王介民
    OGINO Shin-ya
    [J]. 高原气象, 2004, (05) : 728 - 733
  • [6] 北京市秋季城区和郊区大气边界层参数观测分析
    王欣
    卞林根
    逯昌贵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4) : 475 - 484
  • [7] 北京大气边界层中风和温度廓线的观测研究
    卞林根
    程彦杰
    王欣
    高志球
    汪瑛
    陆龙骅
    不详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S1) : 13 - 25
  • [8] 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特征初步分析
    刘红燕
    苗曼倩
    [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 348 - 357
  • [9] 大气边界层动力学.[M].赵鸣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