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农田尺度瞬态CO2通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21
作者
郭家选
李玉中
梅旭荣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涡度相关法; CO2通量;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华北平原冬小麦农田尺度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研究冬小麦灌浆期瞬态CO2通量日变化特征及其与农田热量平衡各分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非水分胁迫下CO2通量日变化(负值表示通量指向冠层)为U型,群体净光合速率最高值为-1.2-1.4mg/m2.s,夜间瞬态CO2通量呈非稳定变化,最高值达0.4~0.54mg/m2.s。白天时段内CO2通量与净辐射、潜热通量呈高度相关,8:00~15:30时段内CO2和水汽通量呈同步日变化趋势,水分利用效率处于稳定状态,瞬态水分利用效率基本维持在0.012~0.014g(CO2)/g(H2O)范围内;但早晨和傍晚时段内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灌溉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J].
房全孝 ;
陈雨海 ;
李全起 ;
于舜章 ;
罗毅 ;
于强 ;
欧阳竹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4) :34-39
[2]   我国节水农业科技创新成效与进展 [J].
许迪 ;
吴普特 ;
梅旭荣 ;
康绍忠 ;
钱蕴璧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3) :5-9
[3]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水、热与CO2通量的测定 [J].
张永强 ;
刘昌明 ;
于强 ;
贾金生 ;
沈彦俊 ;
孙宏勇 ;
唐常源 ;
A.Kondoh .
地理学报, 2002, (03) :333-342
[4]   土壤水分对夏玉米农田CO2通量和群体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J].
杨晓光 ;
于沪宁 .
农业工程学报, 1999, (03) :113-118
[5]   不同供水下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时段性及其机理研究 [J].
黄占斌 ;
山仑 .
华北农学报, 1999, (01) :47-52
[6]   农田生态系统二氧化碳通量与群体水分利用率研究 [J].
杨晓光 ;
于沪宁 .
地理科学进展, 1998, (04) :18-26
[7]   调亏灌溉对于玉米生理指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康绍忠 ;
史文娟 ;
胡笑涛 ;
梁银丽 .
农业工程学报, 1998, (04) :88-93
[8]   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J].
李俊 ;
于沪宁 ;
刘苏峡 .
地理学报, 1997, (06) :73-82
[9]   控制性交替灌溉——一种新的农田节水调控思路 [J].
康绍忠 ;
张建华 ;
梁宗锁 ;
胡笑涛 ;
蔡焕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7, (01) :4-9
[10]   不同小麦种光合作用对光、温、CO2及水分胁迫的反应 [J].
张荣铣 ;
张玉忠 ;
沈允钢 .
作物学报, 1995, (02) :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