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区人禽流感H5N1毒株的核蛋白基因变异和进化

被引:7
作者
黄平
柯昌文
李晖
邹丽容
方苓
陈秋霞
机构
[1]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应急病原学检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人禽流感; H5N1毒株; NP基因; 进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3 [人体病毒学(致病病毒)];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100705 ;
摘要
目的通过对人禽流感H5NI毒株核蛋白(NP)基因序列的变异分析,揭示毒株NP基因变异与进化。方法检测广东地区人禽流感H5N1毒株NP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时检索全球人禽流感HSN1毒株NP基因序列,采用DNAStar5.0软件对检索的人禽流感H5N1毒株NP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对变异毒株进行进化速度分析。结果1997—2006年45株毒株NP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成3类,1997—1998年毒株为第1类,2004—2005年毒株为第2类,2003年毒株和2006年毒株为第3类;NP基因35个氨基酸位点全部置换,占7.03%(35/498);2003—2006年H5N1毒株通过氨基酸第430位(K430T)位点的置换,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NGT430-432);GD-01-06毒株第370位发生N370S变异;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NES368-370)。同义变异中,NP基因Ks(同义变异速度)值为2.03×10~5~2.55×10-5核苷酸/d,Ka(错义变异速度)值为1.58×10-6~3.10×10-6核苷酸/d,检验发现进化无明显选择性压力存在。结论1997—1998年毒株、2004—2005年毒株、2003年毒株和2006年毒株NP基因核苷酸有差异;2003—2006年人禽流感H5N1毒株NP基因增加一个糖蛋白位点、GD-01-06毒株再增加一个糖蛋白位点可能改变毒株抗原性。人禽流感H5N1毒株在自然界变异频繁,随着其自然进化,H5N1毒株具有人-人传播能力的概率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739 / 7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广东地区人禽流感HN血凝素基因特征与进化 [J].
黄平 ;
柯昌文 ;
邹丽容 ;
李晖 ;
陈秋霞 .
中国公共卫生, 2007, (04) :390-392
[2]   2004年SARS-CoV毒株S基因分子进化特征 [J].
黄平 ;
宋怀东 ;
邹丽容 ;
李晖 ;
俞守义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6, (10) :957-960
[3]   广东省首例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病原体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J].
邹丽容 ;
陈秋霞 ;
倪汉忠 ;
李晖 ;
郑夔 ;
方苓 ;
黄平 ;
莫艳玲 ;
杨杏芬 ;
柯昌文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6, (08) :751-751
[4]   全球历年人甲型流感病毒H3A1抗原的分子进化研究 [J].
张文彤 ;
姜庆五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11) :15-19
[5]  
流感[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黄平,邓峰编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