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露天煤矿区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73
作者
杨勤学 [1 ]
赵冰清 [2 ]
郭东罡 [2 ]
机构
[1] 山西省国有林管理局
[2]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生态复垦; 植被恢复; 土壤; 露天煤矿区;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50311.060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煤炭开采破坏了土地原有的自然属性,进而导致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形成大量矿山废弃地。恢复受损的土壤和植被是矿山废弃地生态复垦的关键。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中国北方露天煤矿区生态复垦过程中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及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今后工作内容的重点是开展长期定位监测,加强煤矿废弃地土壤-植被系统的长期定位研究,为露天煤矿区的合理经营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52 / 11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31]   安太堡露天煤矿新垦土地植被恢复的探讨 [J].
李晋川 ;
王文英 ;
卢崇恩 .
河南科学, 1999, (S1) :99-102
[32]   论平庄矿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J].
李其远 .
内蒙古煤炭经济, 1998, (01) :4-6
[33]   矿区废弃地复垦中的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问题 [J].
白中科 ;
吴梅秀 .
煤矿环境保护, 1996, (05) :39-42
[34]   中国煤矿区的土地复垦 [J].
何书金 ;
郭焕成 ;
韦朝阳 ;
刘慧 .
地理研究, 1996, (03) :23-32
[35]   英国圣·海伦斯Bold Moss Tip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实验研究 [J].
蒋高明 ;
P.D.Putwain ;
A.D.Bradshaw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93, (12) :951-962
[36]   煤矿复垦地不同恢复模式下土壤特性研究——以黑岱沟露天煤矿为例 [J].
陈洪祥 ;
张树礼 ;
马建军 .
内蒙古环境科学, 2007, (04) :63-67
[37]   神府东胜沙地矿区植被建设技术研究 [J].
王子玲 ;
霍晓梅 ;
符亚儒 ;
高保山 ;
麻保林 ;
石长春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06) :1-6
[38]   露天煤矿不同恢复阶段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J].
崔艳 ;
白中科 ;
李晋川 ;
韩丽君 ;
樊文华 .
生态学杂志, 2007, (04) :607-610
[39]   抚顺矿区不同复垦年限土壤的养分及有机碳特性研究 [J].
丁青坡 ;
王秋兵 ;
魏忠义 ;
韩春兰 ;
王洪禄 ;
王晓峰 .
土壤通报, 2007, (02) :262-267
[40]   安太堡矿区复垦地植被种间关系及土壤因子分析 [J].
郭逍宇 ;
张金屯 ;
宫辉力 ;
张桂莲 .
生物多样性, 2007, (01) :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