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的创新能力演化及其经济带动作用分析

被引:32
作者
宋周莺 [1 ]
车姝韵 [1 ,2 ]
王姣娥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不详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创新贡献率; 时空格局; 东北地区;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6.09.012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建立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并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变异系数等方法,从不同空间层级剖析了东北三省的创新能力发展格局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发现:1从创新能力分析,吉林、辽宁的创新能力增长较快而黑龙江相对较慢,省际差异呈扩大态势;地级市之间的创新能力相差悬殊,呈现明显的省会城市及门户城市集聚效应,但市级差异呈缩小态势。2从创新贡献率分析,辽宁的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相对较强,而吉林、黑龙江相对较弱;地级市差异较大,沈阳、大连、长春、大庆的创新贡献率比较突出,而锦州、吉林、盘锦、铁岭上升较快。3大部分地级市的创新发展对经济带动模式为"低创新能力-弱经济带动"和"高创新能力-强经济带动",说明各地级市的创新发展及其对经济带动的两极分化较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1388 / 139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