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晚古生代伸展构造特征及意义

被引:13
作者
方维萱
张国伟
李亚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开放实验室!贵州贵阳
[2]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陕西西安
[3]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
[4] 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四川成都
关键词
伸展构造样式; 同生断裂; 剥离断层; 盆-岛构造; 三级热水沉积成矿盆地;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01.03.018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构造岩石地层—沉积盆地—热水成矿流体及沉积组合—构造变形分析等方法 ,对秦岭造山带晚古生代伸展构造特征及意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秦岭造山带从加里东期末—海西期末一直处于 (剪切 )伸展体制下 ,形成一系列伸展构造 ,其伸展构造样式主要有同生断裂、剥离断层、陆表海域中的盆 -岛构造、地堑 -地垒式盆地构造、三级热水沉积成矿盆地 ,叠合沉积盆地内的伸展构造样式有褶叠层、分层剪切流变构造、滑塌同沉积构造、阶梯状同生断层等 ;这些伸展构造样式显示秦岭微板块是以伸展作用发生陆壳变形的 ,可称为秦岭型伸展构造样式 ;伸展构造是主要控矿构造 ,低序次同生断裂是含矿热水运移的通道 ,三级热水沉积成矿盆地是聚矿空间和热水沉积成矿场所 ,热水喷溢通道口及含矿热水沉积岩相是矿层赋存的部位。认为秦岭型伸展构造样式对研究区域成矿学和区内的矿产资源勘查与预测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35 / 2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陕西银硐子-大西沟菱铁银多金属矿床热水沉积岩相特征及成因 [J].
方维萱 ;
芦继英 .
沉积学报, 2000, (03) :431-438
[2]  
Complexity and Geodynamics of Ore-accumulating Basins in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China[J]. FANG Weixuan, ZHANG Guowei, LU Jiying and LI Yalin LODG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iyang Northwest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CNNC, Xi ’an, Department of Ge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 ’a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0(03)
[3]   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床构造-矿物-地球化学 [J].
方维萱 ;
黄转莹 ;
刘方杰 .
矿物学报, 2000, (02) :121-127
[4]   陕西二台子铜金矿床钠长石碳酸(角砾)岩类特征及形成构造背景分析 [J].
方维萱 ;
张国伟 ;
胡瑞忠 ;
卢纪英 ;
杨耀民 ;
王瑞廷 .
岩石学报, 2000, (03) :392-400
[5]   甘肃夏河县下卡加—完尕滩一带二叠系浊积岩及有关粗碎屑沉积物 [J].
左国朝 ;
金松桥 ;
朱伟元 .
沉积学报, 1984, (03) :75-81+141
[6]   甘肃夏河县下卡加—完尕滩一带二叠系浊积岩及有关粗碎屑沉积物 [J].
左国朝 ;
金松桥 ;
朱伟元 .
沉积学报, 1984, (03) :75-81+141
[7]   陕西镇安三里峡晚泥盆世生物礁特征及控矿作用 [J].
林晋炎 .
沉积学报, 1994, (01) :16-22
[8]   陕西铅硐山大型铅锌矿床热水沉积岩相特征 [J].
方维萱 .
沉积学报, 1999, (01) :44-50
[9]   论伸展构造 [J].
马杏垣 .
地球科学, 1982, (03) :15-22
[10]   论伸展构造 [J].
马杏垣 .
地球科学, 1982, (03)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