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构造变形数值分析

被引:8
作者
陈开平,马瑾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有限元模拟,板块碰撞,印度,欧亚大陆,构造变形,三重非线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51 [构造形迹力学性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全面考虑了大陆构造变形三重非线性特征的基础上,用动态有限元法研究了藏东对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作用的大变形响应。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了明显的纵向收缩变形,变形主轴多具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但横向位移在总体上并不显著。其最大值正位于红河和鲜水河断裂之间,这一结果论证了印度板块对欧亚大陆的碰撞可能是川滇菱形块体向南东运动的动力来源。红河、鲜水河、昆仑及阿尔金活断层在碰撞作用下发生了顺时针的旋转变形;而且,计算结果模拟出了红河断裂由左旋变为右旋,另3条断裂始终左旋的运动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277 / 2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 [J].
吴功建 ;
肖序常 ;
李廷栋 .
地质学报, 1989, (04) :285-296
[2]   红河断裂带白垩纪古地磁及青藏高原地质构造演化 [J].
程国良 ;
白云虹 ;
李素玲 ;
孙宇航 .
地震地质, 1988, (04) :184-190
[3]   青藏高原构造特征与邻区受力状态 [J].
钟嘉猷 .
地震地质, 1988, (03) :67-77
[4]   试论中南亚地区板块碰撞带的现代构造特征 [J].
鄢家全 ;
时振梁 ;
环文林 ;
汪素云 .
地质学报, 1983, (01) :72-82
[5]   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现代构造活动特征的探讨 [J].
阚荣举 ;
张四昌 ;
晏凤桐 ;
俞林胜 .
地球物理学报, 1977, (02) :96-109
[6]   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性的实验研究 [J].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实验地震研究组 .
地质科学, 1977, (02) :159-171
[7]   云南川西地区地震地质基本特征的探讨 [J].
李玶 ;
汪良谋 .
地质科学, 1975, (04) :308-326
[8]  
中国地震震源机制[M]. 学术书刊出版社 , 张诚等编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