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惠渠灌区畦长对夏玉米耗水特性和产量影响

被引:2
作者
马龙 [1 ]
李强 [2 ]
陈新明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陕西省泾惠渠管理局
关键词
夏玉米; 灌溉畦长; 土壤含水率;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S275 [灌溉技术];
学科分类号
0901 ; 0815 ; 082802 ;
摘要
泾惠渠灌区中畦田规格参差不齐,灌区由于畦田过长而造成的灌溉水量浪费屡见不鲜,不仅没有形成高产而且极大的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通过大田与小区试验相结合,以当地农民习惯的灌溉方式为对照,设置3个灌溉畦长处理(80、120、240 m),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改水为80%。研究了灌溉畦长对夏玉米在生育期内的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土壤水分分布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等问题,选择出兼顾节水高产可行的最优畦长。研究结果表明:在生育期灌水后,80和120 m处理畦长内畦首、畦中和畦尾的土壤相对含水率较为均匀无显著差异,240 m处理畦长畦首、畦中和畦尾的土壤相对含水率产生显著性差异;80和120 m处理夏玉米在畦首、畦中和畦尾灌水均匀度较为平均且无显著差异,240 m畦长处理差异较为显著,且80 m畦长处理产量分布最为平均、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产量为1.021 839万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25.12 kg/(hm2·mm)。综合夏玉米产量及其分布、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在泾惠渠灌区80 m的灌溉畦长是兼顾节水高产的最适宜畦长,该结论以期为泾惠渠灌区大田作物高产节水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不同畦灌改水成数对畦内水分分布、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冀传允 ;
于振文 ;
石玉 ;
赵俊晔 ;
王东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4, (02) :95-99+126
[2]   泾惠渠灌区节水灌溉发展对策探析 [J].
张晓蓉 .
陕西水利, 2012, (05) :165-166
[3]   不同灌溉畦长对麦田灌水均匀度与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J].
崔振岭 ;
陈新平 ;
张福锁 ;
石立委 ;
李俊良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6, (03) :82-85
[4]   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对策 [J].
何武全 ;
张英普 ;
寇广潮 ;
蔡明科 .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2, (01) :50-52+58
[5]   田面平整精度对畦灌性能和作物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J].
李益农 ;
许迪 ;
李福祥 .
水利学报, 2000, (12) :82-87
[6]  
泾惠渠灌区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模式研究[D]. 高振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7]  
农业持续发展的农田水土管理研究[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许迪等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