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滨海湿地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被引:30
作者
翟可 [1 ]
刘茂松 [1 ]
徐驰 [1 ]
崔丽娟 [2 ]
徐惠强 [3 ]
机构
[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国家林业局湿地研究中心
[3] 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关键词
围垦; 转移概率; 生物入侵; 生境;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9.0172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盐城滨海湿地是中国最重要的海岸带湿地之一,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及我国近海水质安全意义重大,近年来由于持续的开发利用导致生境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为在景观水平上揭示盐城滨海湿地的动态趋势,选择1975、1991、2002和2006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对盐城滨海湿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转移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75—2006年,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了56%(1.5×105hm2),渔塘和农田的面积则分别增加了892%(8.2×104hm2)和165%(5.9×104hm2);围垦及渔塘开挖等生产用地的扩张是滨海湿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形式,占土地利用变化总面积的75%,湿地的自然演替占11%,米草(Spartina spp.)的生物入侵占湿地整体变化面积的7%,但近年来有减缓趋势;盐城滨海湿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存在"潮间带泥滩→碱蓬(Suaeda salsa)群落→渔塘(农田)"、"潮间带泥滩→碱蓬群落→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群落→渔塘(农田)"、"潮间带泥滩→米草→渔塘"等3类主要转移过程;自然湿地的大量减少将进一步压缩野生动物生存空间,对近海水体的净化能力也将下降,因此须加强对湿地围垦与开发利用的控制,加强对现有湿地资源的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1081 / 10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21]   江苏省盐城市的海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J].
蒋炳兴 .
自然资源学报, 1991, (03) :244-252
[22]   湿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J].
王宪礼 ;
李秀珍 .
生态学杂志, 1997, (01) :59-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