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模式对旱地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高德才 [1 ,2 ,3 ,4 ]
张蕾 [1 ,4 ]
刘强 [1 ,2 ,3 ,4 ]
荣湘民 [1 ,2 ,3 ,4 ]
张玉平 [1 ,2 ,3 ,4 ]
田昌 [1 ,2 ,3 ,4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农田污染控制与农业资源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3] 植物营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4] 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生物黑炭; 有机无机肥配施; 旱地; 氮素径流流失;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4.03.038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不施肥、纯施化肥、化肥与生物黑炭配施、有机无机肥配施、有机无机肥与生物黑炭共施)对旱地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玉米生长期,降雨量与地表径流量呈显著正相关,地表径流量是决定除NH+4-N以外其他形式氮流失量的主要因子之一。施肥可显著增加旱地土壤各种形式氮素的流失。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与生物黑炭配施,有机无机肥配施,有机无机肥与生物黑炭共施均可显著降低旱地土壤各种氮素(NO-3—N、NH+4-N、TDN、PN、TN)径流流失,降幅分别为42.85%72.49%,33.57%62.59%,37.13%65.66%,24.17%54.04%,30.47%59.69%,且降低作用的大小为化肥与生物黑炭配施<有机无机肥配施<有机无机肥与生物黑炭共施。施用生物黑炭和有机肥均可促进旱地土壤对TDN的保持能力,在TDN流失量中无机氮占61.32%71.94%,无机氮中又以NO-3-N为主。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与生物黑炭配施,有机无机肥配施,有机无机肥与生物黑炭共施均可减少NO-3-N占TDN的比例,增加NH+4-N占TDN的比例,其中以有机无机肥与生物黑炭共施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在今后旱地土壤施肥中,推荐有机无机肥与生物黑炭共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09 / 2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地作物养分利用率及氮磷流失的影响 [J].
张玉平 ;
荣湘民 ;
刘强 ;
谢桂先 ;
黄涛 ;
吴魏 .
水土保持学报, 2013, 27 (03) :44-48+54
[2]   生物炭对黄壤中氮淋溶影响:室内土柱模拟 [J].
邢英 ;
李心清 ;
王兵 ;
周志红 ;
程红光 ;
程建中 ;
房彬 .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11) :2483-2488
[3]   太湖流域典型蔬菜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 [J].
王春梅 ;
蒋治国 ;
赵言文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4) :36-40
[4]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菜地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J].
宁建凤 ;
徐培智 ;
杨少海 ;
邹献中 ;
罗文贱 ;
陈勇 ;
孙丽丽 ;
魏岚 ;
巫金龙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3) :17-21
[5]  
土壤生物质炭环境行为与环境效应[J]. 刘玉学,刘微,吴伟祥,钟哲科,陈英旭.应用生态学报. 2009(04)
[6]   设施菜地土壤pH值、酶活性和氮磷养分含量的变化 [J].
李粉茹 ;
于群英 ;
邹长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1) :217-222
[7]   不同施肥模式对蔬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菜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J].
黄东风 ;
王果 ;
李卫华 ;
邱孝煊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5) :5-10
[8]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氮、磷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 [J].
陆安祥 ;
赵云龙 ;
王纪华 ;
马智宏 .
生态学报, 2007, (09) :3923-3929
[9]   施用不同氮肥对坡耕地径流中N输出的影响 [J].
付伟章 ;
史衍玺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12) :104-109
[10]   不同施肥制度下紫色土坡耕地氮素流失特征 [J].
汪涛 ;
朱波 ;
武永锋 ;
况福虹 ;
徐泰平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5) :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