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中亚热带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CO2排放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盛浩
[1
,2
]
李旭
[1
,2
]
杨智杰
[1
,2
]
谢锦升
[1
,2
]
陈光水
[1
,2
]
杨玉盛
[1
,2
]
机构:
[1]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来源: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土壤呼吸;
LUCC;
毁林;
森林转换;
温室气体排放;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0.03.012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中亚热带山区天然常绿阔叶林、次生常绿阔叶林、人工林(针叶林和阔叶林)、柑橘园和坡耕地等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壤CO2排放连续3a定位观测,结果表明:天然林改为其它土地利用方式后,土壤CO2排放量显著减少32%~63%,主要原因为地上凋落物归还量减少,地下细根生物量和周转下降,频繁人为干扰和严重水土流失引起土壤有机碳库数量和质量大幅下降。本区天然林改为次生(人工)林,土壤CO2排放量减幅(32%~48%)高出热带平均水平(29%),改为农业用地,土壤CO2排放量减幅(50%~63%)高出全球平均水平(33%)。
引用
收藏
页码:446 / 451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