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国际利率与中国实际经济周期——基于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三部门RBC模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10
作者
吕朝凤 [1 ]
黄梅波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2] 厦门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小国开放经济RBC模型; 资本利用; 技术进步; 国际利率冲击; 政府支出冲击;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2.03.004
中图分类号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F821 [世界货币]; F124.8 [经济波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表现出某些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国家的特征:一方面我国居民消费波动的幅度大于产出波动;另一方面,我国的就业波动较为平滑。本文试图从开放经济的角度解释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事实。又鉴于我国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影响和实际经济表现出的明显的技术进步,为此建立了一个考虑了以国际利率冲击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冲击、资本利用、技术进步和政府支出冲击的小国开放经济三部门RBC模型,并考察了这些机制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本文发现:上述机制对各经济变量波动都有重要的影响;这个模型能够合理解释各宏观经济变量与TB/GDP之间的逆向协动性;该模型能够解释95%以上的中国经济波动特征;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解释力要强于考虑了技术进步的封闭经济三部门RBC模型,说明这一模型比较符合中国经济的特征事实。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习惯形成、借贷约束与中国经济周期特征——基于RBC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吕朝凤 ;
黄梅波 .
金融研究, 2011, (09) :1-13
[2]   G20经济波动的同周期性研究——G20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 [J].
黄梅波 ;
吕朝凤 .
国际贸易问题, 2011, (03) :17-27
[3]   信贷约束、政府消费与中国实际经济周期 [J].
陈晓光 ;
张宇麟 .
经济研究, 2010, 45 (12) :48-59
[4]   中国潜在产出的估计与“自然率假说”的检验 [J].
黄梅波 ;
吕朝凤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7) :3-20
[5]   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对东南亚国家产出的中期影响:基于日本、美国金融危机冲击的研究 [J].
黄梅波 ;
吕朝凤 .
国际贸易问题, 2010, (04) :49-57
[6]   中国的实际经济周期与投资专有技术变迁 [J].
陈师 ;
赵磊 .
管理世界, 2009, (04) :5-16+187
[7]   国际贸易与中国的实际经济周期——基于封闭与开放经济的RBC模型比较分析 [J].
李浩 ;
胡永刚 ;
马知遥 .
经济研究, 2007, (05) :17-26+41
[10]   1979—2001年中国经济增长格局的历史剖析 [J].
赵凌云 ;
向新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5, (01) :1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