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中国白垩纪被子植物花粉的宏演化
被引:34
作者:
张一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
来源:
关键词:
被子植物花粉;
宏演化;
白垩纪;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1.1 [演化];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根据中国白垩纪被子植物花粉产出记录与形态构造分析以及与世界其它地区产出顺序比较,假设中国白垩纪被子植物花粉的宏演化序列,共划分为10 个发育阶段,归于7 个形态演化期:1) 欧特里夫期至早巴列姆期的无口器类演化期( 含:1 .1 .网纹无口器粉发育阶段) ;2) 晚巴列姆至晚阿普梯期的单沟类演化期( 含:2 .1 .棒纹粉发育阶段;2 .2 .星粉 棒纹粉发育阶段) ;3) 早、中阿尔必期的三沟类演化期( 含:3 .1 .三沟粉类 星粉 棒纹粉发育阶段) ;4) 晚阿尔必期至早赛诺曼期的三孔沟类演化期( 含:4 .1 .三沟粉类 三( 拟) 孔沟类发育阶段) ;5) 晚赛诺曼期的三孔类演化期( 含:5 .1 .小型扁球型三孔沟花粉 三孔类发育阶段) ;6) 土仑期至桑托期的大型短轴类演化期( 含:6 .1 .克氏粉发育阶段;6 .2 .千屈菜粉 新疆粉发育阶段) ;7) 坎佩尼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的三突起类和小型短轴类演化期( 含7 .1 .进化被子植物花粉发育阶段;7 .2 .脊榆粉 沃氏粉发育阶段) 。在演化进程中,始于坎佩尼期的被子植物花粉分异和量的增大似乎更为明显,呈爆发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435 / 453
页数:2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