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与就业密度的关系——内生关系与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20
作者
邓明 [1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就业密度; 内生性; 空间溢出性;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4.01.018
中图分类号
F572 [中国城市交通运输经济]; F249.2 [中国]; F299.24 [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99~2010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和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中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与就业密度之间的内生关系和空间溢出关系。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密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后者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前者;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密度对城市交通建设也存在显著促进作用。此外,城市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劳动力就业密度存在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相邻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密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如果忽略这种影响,会低估交通基础设施对劳动力就业密度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7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吗——兼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 [J].
张学良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3) :60-77+206
[2]   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 [J].
陆铭 ;
欧海军 .
世界经济, 2011, (12) :3-31
[3]   劳动就业及其空间效应——对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J].
蔡碧良 ;
韩峰 ;
曹十芙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1, (03) :72-80
[5]   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 [J].
刘生龙 ;
胡鞍钢 .
经济研究, 2011, 46 (03) :72-82
[6]   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 [J].
魏下海 .
经济评论, 2010, (04) :82-89
[7]   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中国区域差距的视角 [J].
刘生龙 ;
胡鞍钢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4) :14-23
[8]   中国基础设施的就业、产出和投资效应——基于1998~2006年省际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研究 [J].
张光南 ;
李小瑛 ;
陈广汉 .
管理世界, 2010, (04) :5-13+31+186
[9]   基础设施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VAR方法的研究 [J].
王任飞 ;
王进杰 .
世界经济, 2007, (03) :13-21
[10]   中国的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J].
踪家峰 ;
李静 .
统计研究, 2006, (07)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