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实验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延髓Gs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曹震 [1 ]
陈颖 [2 ]
郑利岩 [1 ]
机构
[1] 辽宁中医药大学
[2] 解放军部队卫生队
关键词
针刺; 心律失常; 延髓; G蛋白; RT-PCR;
D O I
10.13193/j.archtcm.2007.03.109.caozh.052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调节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应机理。方法:电针异搏定所致的心律失常模型大鼠双侧“内关”穴,观察针刺前后心律(率)变化;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延髓中激动性G蛋白(Gs)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针刺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变化(P<0.01)。结论:缓慢性心律失常可能和延髓中G蛋白基因表达障碍有关;G蛋白在针刺“内关”穴对心律失常的调节中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24 / 52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偏头痛大鼠脑干组织G蛋白亚基Gsa和Gia含量的变化 [J].
李炜 ;
钟广伟 ;
王素蛾 ;
李臻琰 ;
文玲波 ;
邓干初 .
中国医师杂志, 2004, (04) :493-495
[2]   G蛋白α亚基mRNA在不同甲状腺疾病的表达 [J].
吕朝晖 ;
陆菊明 ;
潘长玉 ;
罗国春 .
中华内科杂志, 2003, (02) :34-36
[3]   针刺“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延髓中CAMP和CGMP的影响 [J].
孙国杰,黄娥梅,吴绪平,王亚文,刘又香,胡平,闫圣秀 .
湖北中医杂志, 1995, (06) :46-47
[4]   延髓腹外侧区在心血管活动调控中的作用 [J].
黄承钧 .
郧阳医学院学报, 1995, (03) :130-132
[5]   针刺“内关”、“神门”治疗动物实验性心律失常及其作用途径的探讨 [J].
高天礼 ;
包晓峰 ;
马玉玲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 (04) :71-76
[6]  
实验针灸学[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李忠仁主编, 2003
[7]  
实验动物解剖图谱[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太一,韩子玉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