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0年城乡居民期望寿命及减寿情况分析

被引:48
作者
戴敏 [1 ,2 ,3 ]
毛德强 [4 ]
冯连贵 [4 ]
熊鸿燕 [1 ]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军队流行病学教研室
[2] 第三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3] 重庆市卫生局
[4]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城乡居民; 死因顺位; 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5 [卫生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男女及城乡不同人群的主要死因及其对期望寿命的疾病影响因素,分析各类疾病的危害程度,为制订疾病控制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重庆地区全死因监测点数据,计算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损失年数、减寿率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0年重庆地区人口期望寿命值为76.5岁,在西部地区属于高寿命值地区,但低于其他直辖市及部分沿海发达省市;处于死因构成前5位的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不同人群的死因顺位基本一致,但在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病死率存在差异;去除前5位死因后,人均期望寿命可分别增加4.22、2.50、2.01、1.26、0.27岁,各类疾病对不同人群的寿命影响程度不同;对居民早死威胁最大的是恶性肿瘤,以肺癌为首,其次是以交通事故、意外死亡为主的损伤中毒类;自杀行为导致的早死是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重庆地区人口期望寿命值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针对不同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意外伤害的防治策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86 / 58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温州市2009年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J].
钱合笑 .
浙江预防医学, 2011, 23 (02) :9-12
[2]   2007年四川省死因监测点居民死因分析 [J].
刘玲玲 ;
季奎 ;
高亚礼 ;
陈晓芳 ;
何君 ;
王卓 .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9, 25 (06) :405-408
[3]   1992~2006年上海市闵行区伤害死亡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分析 [J].
陈林利 ;
汤军克 ;
赵根明 ;
李惠英 ;
尤佳恺 .
中国卫生统计, 2009, (02) :135-138
[4]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2006年主要死因及寿命损失分析 [J].
石鹏 ;
孟海英 ;
韩晓燕 ;
王翔军 .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9, 10 (01) :19-22
[5]   中国1990-2005年不同时期城乡人群期望寿命差异分析 [J].
王艳红 ;
李立明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8, (03)
[6]   2002—2005年苏州市居民死亡谱和减寿年数分析 [J].
陆艳 ;
张永红 ;
张钧 ;
胡一河 ;
周靖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 (03) :284-285
[7]   中国2004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评价 [J].
周脉耕 ;
王玉英 ;
葛辉 ;
王黎君 ;
马家奇 ;
杨功焕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04) :328-332
[8]   我国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概况 [J].
林丽萍 .
黑龙江医学, 2005, (10) :797-798
[9]   肿瘤死因对期望寿命损失的统计分析 [J].
褚佩英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3, (04) :168-169
[10]   我国人群的主要卫生问题——全国疾病监测死亡资料分析 [J].
杨功焕 ;
黄正京 ;
谭健 ;
陈爱平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6, (04) :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