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盆山地区中—新生代古地理及地壳构造演化

被引:28
作者
刘训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盆山构造; 中新生代古地理; 地壳构造演化; 中国西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西北地区的盆山地形和该地区地壳结构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反映了现代盆山构造的一个重要特征。文中讨论了中国西北盆山区在中—新生代不同时期的古地理面貌和它们的发展演化过程。本区在中—新生代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古地理面貌 ,而且随着地壳上地幔的构造演化而不断发展 ,盆山构造的形成受到了地壳活动和演化的控制。一般来说 ,中国西北的主要山系是古生代或早中生代的造山带 ,但它们形成现在这样巨大的山系主要发生在晚新生代。如天山山脉的构造演化 ,三叠纪天山曾经一度隆起成山 ,两侧的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中堆积了巨厚的磨拉石 ;侏罗纪时由于剥蚀夷平成为一个准平原 ,形成了广泛分布且可以对比的含煤岩系 ;从白垩纪到早新生代 ,它再度隆升 ,直至第四纪时形成雄伟的高大山系 ,两侧形成相应的大型沉积盆地。其他一些山脉 ,如祁连山和昆仑山 ,也具有类似的发展演化过程。最后 ,控制这一过程的根本原因则是地壳、甚至整个岩石圈的构造发展演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48 / 45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横跨天山的人工爆炸地震剖面
    卢德源
    李秋生
    高锐
    李英康
    李德兴
    刘文
    张之英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0, (09) : 982 - 988
  • [2] 新疆塔里木盆地及邻区深部岩石圈结构特征
    鲁新便,杨林
    [J]. 新疆地质, 1996, (04) : 289 - 296
  • [3] 从沉积特征研究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走廊域地体的构造演化史
    刘训,傅德荣,韦光明,王永
    [J]. 地球物理学报, 1995, (S2) : 114 - 129+166
  • [4] 柴达木盆地构造演化与石油富集规律
    黄汉纯
    周显强
    王长利
    [J]. 地质论评, 1989, (04) : 314 - 323
  • [5] 河西走廊拉分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油藏分布
    王同和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7, (03) : 271 - 280
  • [6] 塔里木板块周缘的沉积-构造演化[M]. 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W) , 刘训等著, 1997
  • [7] 阿尔泰—台湾地学断面论文集[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袁学诚主编, 1997
  • [8] 中国塔里木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M]. 地质出版社 , 康玉柱主编, 1996
  • [9] 中国新疆西南部喀喇昆仑羌塘地块及康西瓦构造带构造演化[M]. 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 李永安等著, 1995
  • [10] 新疆北部及其邻区大地构造[M]. 地质出版社 , 肖序常等[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