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扩充民主实现乡村“善治”——基于广东省下围村实施村民代表议事制度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肖滨
方木欢
机构
[1]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扩充民主; 村民代表议事制度; 民主选举; 民主治理; 善治;
D O I
10.15944/j.cnki.33-1010/d.2016.05.001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村民自治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相当程度的成就,但由于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难以化解的问题与矛盾而逐步陷入困境中,其主要体现为民主与治理未能有效连接。为克服民主与治理关系被割裂的难题,学界相继提出了优化民主选举、制度化参与、缩小民主规模等路径,但在实践上它们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必要另辟蹊径。曾经深陷派系纷争的下围村实施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后,从"问题村"走向"良治村"的故事是个具有典型性意义的案例,其对如何在基层自治中搭建民主与治理的桥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通过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实现民主的扩充,将共享、公议、公平、公开、监督与问责六个元素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一个逻辑结构完整、权力运行有序的流程图,从而将民主与治理有效连接起来,使乡村治理逐渐走向了"善治"。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1 +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微自治”与中国基层民主治理 [J].
赵秀玲 .
政治学研究, 2014, (05) :51-60
[3]   农村民主治理:困境与出路——20个省级行政区的68个村庄调查 [J].
季丽新 ;
王培杰 .
中国行政管理, 2013, (02) :80-83
[4]   中国农村民主治理状况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2002~2011年全国村社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肖唐镖 ;
孔卫拿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 (01) :164-172
[5]   网络问政如何建构问责——基于对广东河源市网络问政的分析 [J].
肖滨 .
学术研究, 2012, (12) :42-49
[6]   团队竞选制:基层民主实践中新的选举模式 [J].
李秋高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04) :130-134
[7]   反向民主对村民自治制度绩效的影响——一个新的理论解释 [J].
蒋达勇 ;
王金红 .
开放时代, 2012, (05) :82-91
[8]   村民选举“宗族势力干扰论”可以休矣 [J].
肖唐镖 .
人民论坛, 2011, (08) :31-33
[9]   村委会组织法的修订所取得的进步 [J].
唐鸣 ;
赵鲲鹏 .
社会主义研究, 2011, (01) :90-96
[10]  
村级民主选举障碍性因素分析[J]. 时晓红,娄兆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