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滨浅湖沉积中的遗迹化石

被引:18
作者
张喜林
朱筱敏
郭长敏
杨俊生
王玉秀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遗迹化石; 沉积环境; 苏北盆地; 古近系; 戴南组;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6.01.011
中图分类号
Q915.2 [化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滨浅湖沉积中动物遗迹化石共鉴定出6个遗迹属8个遗迹种,其中1个为未定种。包括Taenidium barretti、Taenidium satanassi、Beaconites coronus、Cystichnum curvativum、Palaeophycus isp.、Planol-ites m ontanus、Skolithos verticalis和Skolithos linearis等。这些遗迹化石主要是无脊椎动物的进食迹和居住迹,呈全浮痕或半浮痕保存。根据组合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可识别出两个遗迹化石组合:1)Taenidium—Beaconites遗迹组合,主要由具新月型回填纹构造的进食迹组成,反映了周期性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滨浅湖沉积环境;2)Skolithos linearis遗迹组合,主要由居住潜穴组成,代表了三角洲平原—前缘沉积环境。生物扰动根据扰动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即1)均一型,反映了湖平面缓慢上升之后较长时间保持稳定;2)增强型,反映了湖平面整体稳定条件下的小幅度快速上升,然后保持稳定和缓慢下降;3)复合型,反映了湖平面先缓慢上升,然后缓慢下降。三角洲平原-前缘分支河道沉积序列中遗迹化石的类型、丰度、分异度和扰动指数垂向上呈规律性的变化,结合其沉积学特征分析,可分为四个沉积单元,每个沉积单元的内部物理成因构造和生物成因构造明显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沉积相及其对隐蔽油气藏的控制 [J].
张喜林 ;
朱筱敏 ;
钟大康 ;
梁兵 ;
曹冰 ;
杨立干 .
古地理学报, 2005, (02) :207-218
[2]   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深水沉积中的遗迹化石 [J].
施振生 ;
朱筱敏 ;
胡斌 ;
郭长敏 .
古地理学报, 2005, (02) :233-242
[3]   济源盆地谭庄组(T2-3)上段湖相沉积及遗迹化石特征 [J].
张国成 ;
曾玉凤 ;
Buatois LA ;
Mangano MG .
沉积学报, 2005, (01) :100-107
[4]   湖相碳酸盐岩在建立苏北盆地下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的作用 [J].
居春荣 ;
黄杏珍 ;
闫存凤 ;
邵宏舜 ;
妥进才 .
沉积学报, 2005, (01) :113-121
[5]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塔塔埃尔塔格组潮坪沉积中的遗迹化石 [J].
施振生 ;
朱筱敏 ;
王贵文 ;
钟大康 ;
张新培 .
沉积学报, 2005, (01) :91-99
[6]   山东省东北部车镇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滨浅湖沉积中的遗迹群落 [J].
施振生 ;
胡斌 ;
张新培 .
古生物学报, 2005, (01) :96-105
[7]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第三系—上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J].
张喜林 ;
朱筱敏 ;
钟大康 ;
梁兵 ;
曹冰 ;
贺向阳 .
沉积学报, 2004, (03) :393-399
[8]   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遗迹化石Macaronichnus(通心粉管迹)及其沉积环境 [J].
施振生 ;
朱筱敏 ;
胡斌 ;
张喜林 .
古地理学报, 2004, (02) :207-215
[9]   中国中—新生代陆相沉积中的遗迹群落 [J].
胡斌 ;
齐永安 ;
张国成 ;
姜在兴 .
沉积学报, 2002, (04) :574-581
[10]   遗迹学研究现状及其在层序地层学中的应用潜力 [J].
张建平 ;
李明路 .
沉积学报, 2000, (03) :38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