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市场与文化:古茶树群落活态遗存研究

被引:1
作者
崔海洋 [1 ]
朱复明 [2 ]
高翔 [3 ]
机构
[1] 贵州大学东盟研究院
[2]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 韩国国立木浦大学茶文化茶产业研究所
关键词
久安古茶树群落; 栽培茶树; 稻田伴生; 优秀农业遗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8 [遗址];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摘要
今贵阳市久安乡古茶树群落,位处明、清两代滇黔驿路干道南侧,(西)清水江和猫跳河上游的分水岭上。相关研究成果显示,其最大树龄在400~600年间,茶树主要分布于居民生活区内,具有明显的人工栽培特性。这片古茶树群落,何以在经历沧桑之后,却依旧能完好保存至今,颇值探究。但若系统清理这一分布地的历史沿革历程,再结合对当地各民族的田野调查访问,最终发现,土司制度的延续和明、清两代执行的"茶饮管理体制",以及各族乡民的传统知识和技术,乃是这片古茶树群落得以妥善延续至今的社会历史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 / 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我国南方丘陵山区扩大种植各民族传统特优农林产品的生态维护价值 [J].
杨曾辉 ;
谭卫华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1 (01) :91-97
[2]  
关于贵州花溪久安乡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J]. 张明露.贵州茶叶. 2012 (01)
[3]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评选标准解读及其启示 [J].
闵庆文 .
资源科学, 2010, 32 (06) :1022-1025
[4]   明代贵州土司制度 [J].
吴永章 .
贵州社会科学, 1983, (06) :65-71
[5]  
明史[M]. 中华书局 , (清)张廷玉等撰, 1974
[6]  
明太祖实录 .2 上海书店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