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茶间作模式对茶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章铁
刘秀清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果树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栗茶间作; 净光合速率; 日变化;
D O I
10.13610/j.cnki.1672-352x.2007.02.018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对栗茶间作模式和单作模式下茶树叶片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分析表明,栗茶间作模式下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单作模式下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栗茶间作模式下茶树净光合速率(Pn)与胞间CO2浓度(Ci)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大气温度(Ta)和叶面温度(Tl)呈显著相关,单作模式下茶树净光合速率(Pn)与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呈显著相关;栗茶间作模式和单作模式的回归方程分别为Pn=12.8713-0.0267Ci,Pn=23.1111+22.7827Cond-0.0770Ci。
引用
收藏
页码:244 / 2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浅谈茶的保健功能及茶保健品的发展现状 [J].
何小维 ;
王雪霞 ;
许文玲 .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6, (04) :62-64
[2]   板栗茶树间作模式的生态学基础 [J].
张洁 ;
刘桂华 .
经济林研究, 2005, (03) :5-8+31
[3]   中国复合农林业发展机遇与研究展望 [J].
孟平 ;
张劲松 ;
高峻 .
世界林业研究, 2004, (06) :30-34
[4]   浙江天台山茶树光合日变化及光响应 [J].
柯世省 ;
金则新 ;
李钧敏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2, (02) :159-164
[5]   我国板栗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J].
许天龙 ;
冯永巍 ;
吴智敏 ;
陈旭岷 ;
魏君莉 ;
杨在娟 ;
张都海 ;
杜国坚 .
浙江林业科技, 2000, (05) :79-82+88
[6]   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对生态因子的响应 [J].
林金科 ;
赖明志 ;
詹梓金 .
生态学报, 2000, (03) :404-408
[7]   影响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生态生理因子的初步分析 [J].
林金科 ;
赖明志 .
作物学报, 2000, (01) :110-115
[8]   中亚热带东部茶树(Camellia sinensis)叶片光合及呼吸的研究 [J].
黄承才 ;
常杰 ;
葛滢 ;
刘柯 ;
徐青山 .
科技通报, 1999, (03) :14-18
[9]   国内外板栗科学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J].
章继华 ;
何永进 ;
不详 .
世界林业研究 , 1999, (02) :7-12
[10]   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日变化(英) [J].
许大全 ;
沈允钢 .
植物生理学报, 1997, (04) :4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