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井水温的同震变化及其物理解释

被引:77
作者
石耀霖 [1 ]
曹建玲 [1 ]
马丽 [2 ]
尹宝军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关键词
地震; 井水位; 井水温; 同震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23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唐山市一口水井观测到多次同震水位振荡,以及伴之的高精度测量到的深部层水温变化.水温变化幅度与水位振荡幅度有关,水位幅度变化数厘米到一米,水温变化幅度为0.001℃0.01℃,而且总是温度下降,震后一到数小时内水温恢复正常.我们进行了有限单元法模型计算,认为井水垂直振荡时搅动井水引起的弥散效应,是造成同震水温变化的主要原因,后续的热传导作用可以解释水温的复原过程.今后如果在不同深度同时进行高精度井水温度观测可以检验该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65 / 273+337 +33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云南思茅大寨井水位同震阶变的初步研究 [J].
杨竹转 ;
邓志辉 ;
赵云旭 ;
朱培耀 .
地震学报, 2005, (05) :569-574+582
[2]   热弥散对同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的影响 [J].
倪龙 ;
马最良 .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5, (04) :7-10+18
[3]   地下水位短临异常演化特征及其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J].
陆明勇 ;
牛安福 ;
陈兵 ;
彭立国 .
中国地震, 2005, (02) :269-279
[4]   地壳变形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及其异常关系初探 [J].
陆明勇 ;
黄辅琼 ;
刘善华 ;
高福旺 .
地震, 2005, (01) :67-73
[5]   华北地区强地震前地下水动态的重现性异常 [J].
曹新来 ;
边庆凯 .
地震学报, 2004, (S1) :154-161
[6]   首都圈地区井水温度的动态类型及其成因分析 [J].
车用太 ;
刘喜兰 ;
姚宝树 ;
鱼金子 ;
张培仁 ;
刘五洲 ;
杨明波 ;
朱自强 ;
曹新来 ;
黄辅琼 ;
谷元珠 ;
刘成龙 ;
李海孝 ;
宋晓冰 ;
范秀丽 .
地震地质, 2003, (03) :403-420
[7]   塔院井水温微动态研究 [J].
谷元珠 ;
车用太 ;
鱼金子 ;
张培仁 .
地震, 2003, (01) :102-108
[8]   山西水2井和岳42井水位记震能力分析 [J].
张子广 ;
张素欣 ;
郑云贞 ;
王贺生 .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03) :71-75
[9]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远程地下水动力学效应 [J].
王道 .
内陆地震, 2002, (03) :213-223
[10]   大姚地热动态特征分析 [J].
毛德培 ;
王树明 ;
胡智文 ;
万登堡 ;
石绍先 .
地震研究, 2002, (01) :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