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近地面臭氧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33
作者
杨关盈 [1 ]
樊曙先 [1 ]
汤洁 [2 ]
金赛花 [3 ]
孟昭阳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近地面臭氧; 临安; 本底浓度; 光化学反应;
D O I
10.13198/j.res.2008.03.33.yanggy.007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2003年11月─2004年11月浙江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近地面臭氧浓度的连续监测资料,研究了地面臭氧浓度全年总体分布、季节变化、日变化及浓度频率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φ(O3)全年平均值为32.41×10-9,其日变化呈明显单峰型,14:00左右达到最大值,约04:00出现最小值.φ(O3)月均值在春末夏初达到最大值,在12月─次年2月出现最小值.φ(O3)各月的平均振幅在夏季达到最大,说明临安本底站夏季臭氧光化学反应比较强烈.除冬季外,其他季节该地区近地面φ(O3)均有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1996)二级标准的情况,全年超标率为0.96%.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Ozone Concentrations in Rural Regions of the Yangtze Delta in China.[J].Wang Huixiang;Zhou Lijun;Tang Xiaoyan.Journal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2006, 3
[2]  
中国地区大气臭氧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M].周秀骥主编;.气象出版社.1996,
[3]   长江三角洲地区春季臭氧异常高值的数值模拟研究 [J].
朱帅 ;
马建中 ;
王堰 ;
王静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6) :1-8
[4]   泰山春季臭氧污染特征 [J].
边智 ;
李杰 ;
王喜全 ;
POCHANART Pakpong ;
王自发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5) :36-39
[5]   上甸子本底站地面臭氧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刘洁 ;
张小玲 ;
张晓春 ;
汤洁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4) :19-25
[6]   临安秋季近地层臭氧的形成及其前体物特征 [J].
朱彬 ;
王韬 ;
倪东鸿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2) :185-192
[7]   中国大气本底条件下不同地区地面臭氧特征 [J].
丁国安 ;
徐晓斌 ;
罗超 ;
汤洁 ;
向荣彪 ;
颜鹏 ;
王木林 ;
李兴生 .
气象学报, 2001, (01) :88-96
[8]   我国地面O3、NOx、SO2背景值的观测研究 [J].
颜鹏 ;
李兴生 ;
罗超 ;
徐晓斌 ;
向荣彪 ;
丁国安 ;
汤洁 ;
王木林 ;
于晓岚 .
应用气象学报, 1997, (01) :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