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模式:从市镇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历史考察

被引:19
作者
包伟民
王一胜
机构
[1] 浙江大学历史学,浙江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杭州
关键词
义乌模式; 市镇经济; 市场经济; 区域历史;
D O I
10.14167/j.zjss.2002.05.02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认为自宋代以来中国部分地区形成了一种市镇经济形态 ,义乌小商品市场是在社会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推动下兴起的 ,而市场又反过来推动经济的增长 ,并使市镇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其中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义乌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因此义乌模式的形成又是区域历史发展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  
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M].包伟民主编;.知识出版社.1998,
[3]  
中国传统市场发展史.[M].龙登高著;.人民出版社.1997,
[4]  
宋代草市镇研究.[M].傅宗文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5]   中国小商品城的崛起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义乌模式 [J].
陆立军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9, (01) :71-79
[6]   宋末至明初江南农业变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十三、十四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之四 [J].
李伯重 .
中国农史, 1998, (03) :39-46
[7]   传统经济·市场经济·现代化 [J].
吴承明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7, (0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