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新一轮改革中的利益博弈均衡关系

被引:2
作者
潘淑娟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专项票据; 再贷款; 博弈均衡; 效用函数;
D O I
10.19365/j.issn1000-4181.2007.04.009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针对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从剖析中央政府为信用社改革提供的专项票据和再贷款改革方案入手,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动态重复博弈中地方政府的占优策略,将导致"花钱难买机制"问题出现。结论是要把农村信用社改革放到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大平台上,建立包括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在内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并强化市场约束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转型的理论分析 [J].
陆磊 ;
丁俊峰 .
金融研究, 2006, (06) :1-14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缺失与破解 [J].
王进诚 .
中国金融, 2006, (12) :26-27
[3]   注资博弈与中国农信社改革 [J].
张杰 ;
高晓红 .
金融研究, 2006, (03) :48-56
[4]   农信社制度变异及其动因 [J].
何广文 .
银行家, 2006, (02) :116-119
[5]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本分析 [J].
李明贤 ;
黄亚林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10) :44-47+82
[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 [J].
谢平 .
金融研究, 2001, (01) :1-13
[7]  
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J]. 周小川.新华文摘. 2004 (21)